2)第九十六章:往日龌龊不足夸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一套旧家具,也用不上了,你要用的上就把他拉去用,要是用不上,你就给我拉扔了,”“行,你家什么时候,有人?”

  人都是这样,自己过的好一点,总要同情弱者,张弘毅上门收破烂,有时他的一些同学都不要钱,张弘毅说,“这是哪里的话,桥归桥,路归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我要是遇到事情,你捐助,我接受,我收破烂,你卖破烂,我给钱,那是天经地义的。”张弘毅辛苦忙碌并快乐着,一年下来,除去租房和生活开销,一年纯赢利一千多块,(那时候,大学毕业一个月的工资是47块钱),张弘毅眉开眼笑,数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张弘毅是个聪明的人,他直接收破烂挣了一些钱,于是就租借一个门面,按照他自己调侃自己的,就是由行商变为坐贾。张弘毅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他善于总结,他由此总结出一条规律,一个人挣的钱的多少,和他从事这个事情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近距离的接触这个事情,越是挣不到钱,越是远距离的接触这个事情,就越能挣到钱。比如直接拾破烂的就没有收破烂的挣钱多,收破烂的就没有从事破烂流通的挣钱多,因为趋利是人的一种本性,人们都是见铁摞一把锈的,层层剥夺,那最后一层,直接从事某一项工作的当然挣不到钱。事实正如他分析得这样,开门市一年下来,他就是万元户了。这二年他是挣了不少钱,要不是雪脉出现这样一个早产的事情,把他洗劫一空,他和嫦娥都商量好了,等到秋来就买一个门面,雇一个人,除了收破烂之外,他还想搞破烂的运输。张弘毅如果不发生意外,他也许能够成为一个大老板,因为他具备了一个大老板的基本的认知能力。

  张弘毅在收破烂中找到了自己,虽然雪脉将他的积蓄全部花光了,还欠了人情欠了债,可是却使他找到了男人尊严的另一面,他知道,经过一二年的努力,他张弘毅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张弘毅怎么啦,比谁也不差什么,现在也是有室有家,有妻有子,虽说晚了一些,也是正常人都有的,我张弘毅也都有了。我张弘毅也实现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一半理想,我没有兼济天下的本事,可是我有了独善其身的本事。前半生命运多舛,起起伏伏,也许正应了农村的那句土话,墙倒三遍使好泥,该是我张弘毅扬眉吐气的时候了,人也不能都是背时的时候,那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还说,“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呢。这也就像写文章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彩尽在张弛之间,有人写文章喜欢“欲扬先抑,”有人喜欢“欲抑先扬,”我的人生的这篇大文章,大概是“欲扬先抑”那种类型的,现在该是我“扬”的时候了,该扬不扬也不对,我张弘毅也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虹乡中学老师和同学公认的老三届高材生,我要通过这件事情,洗去我过去的污泥浊水,改变我在老师和同学中窝囊的形象,找回我过去的自信,此时的张弘毅大有孟郊那首诗中描写的意境:

  往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顶点小说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