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奏折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子,瞧见朝廷大军压境将会有多么心寒?若李源真意图谋逆,他又为何派他的结义兄弟入京觐见,又主动提及护送从嘉回朝?”

  见钟氏的眼眶微微发红,李璟似乎有所触动,表情复杂地将她的双手轻合放在自己的掌心上,缓缓抚摸着,叹声道:“皇后误会朕了!老六的安危,朕无时不刻记挂在心里,何尝不盼望他早日平安归来?只是、只是,有些时候,为了大唐江山,朕不得不仔细考量

  何况朕已然下旨派兵前去朗州,为君者一言九鼎,若无证据在手,朕岂能随意收回旨意?当然了,李源如若真是遭了诬陷,朕定会还他一个公道!”说罢李璟还特意瞟了下首的刘江生一眼,这名高大的汉子似乎正在闭目养神,显得十分澹定。

  钟氏点了点头,随后咬牙道:“陛下说的是,反正待会儿便能水落石出,忠奸自然分明。对于唯恐天下不乱之人,陛下绝不可轻饶!”

  “朕心中有数。”李璟澹声应道。

  “陛下。”只见刘江生忽而起身颔首,稍稍松了口气,重新拿出了李源的奏折道:“大都督的奏折,您可要瞧一瞧?”

  李璟眯起双眼,漫不经心地摆手道:“先放着吧,朕稍后再看。”

  刘江生只好悻悻地收回双手,刚想重新落座,却听见李璟似是突然改了主意,“嗯”了一声道:“算了,你给朕念一念,朕先听着。”

  刘江生连忙答应,将奏折展开来读道:“臣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李源上奏,躬请皇帝陛下圣安。日前朝廷钦命郑王殿下前来武平劳军,降将周行逢者,悖逆圣恩,竟行逆举,持旗绶以聚众,挟天使以不轨,彼时臣自洞溪班师,兵困马乏,防守松疏

  幸得陛下天恩庇佑,虽及时平逆,然伤及军民、危及殿下,终为臣之过失,臣有负圣恩卷顾,未能恪尽职守,汗颜无地。请陛下不吝赐罪,臣绝无二言。

  因臣有伤在身,特命武平兵马使刘江生携此奏折上奏于吾皇,臣李源顿首自愧,诚惶诚恐......”

  李璟闭眼微笑道:“这个李源,朕还以为他是来讨功的,却是主动请罪,更把责任尽数归于自己,难能可贵。”

  刘江生继续念道:“……臣之罪乃臣个人之罪,然臣奉命镇抚楚地,近日大战频起,事关大唐基业,臣不敢因个人之罪怠慢国家大事,故而将两件急务禀报陛下得知,望陛下早做定夺。

  其一,关于安抚洞溪之事,溪州诸蛮既已平定,臣请洞溪三州归于武平治下,再举彭氏师裕为溪州刺史,而朝廷迟迟未有旨意复还。今三州之地皆改弦易旗,号为大唐疆土,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臣恐洞溪诸蛮族心中惶然,致使万千将士用命攻克之地复为化外。洞溪不平,则楚地不宁,我武平兵马若疲于奔命,必徒耗兵力钱粮,亦违大局之势。”

  李璟皱眉狐疑道:“朕分明早已准许了李源的奏请,怎么,你们未接到朝廷旨意么?”

  刘江生顿了顿,拱手沉声道:“陛下,恕末将无法回答。末将一直在外领兵作战,有关朝廷行文令旨并非末将的职权,大都督所奏内容,末将事先亦不知情。”

  安卓苹果均可。】

  82中文网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