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绝不姑息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受到了镇南军主帅宋摩诘的胁迫,要么他与宋氏父子早已私下勾结。…

  而受到胁迫却是不可能的,只因此次讨伐周国之事,朝议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共执一词,这才有了镇南军北上此一节,若李征古真是为人胁迫,岂不是说,中枢的重臣们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都被一方节使胁迫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因此只能有一种可能,中书门下、枢密院以及镇南军三方早已沆瀣一气,此为党祸。而李征古只是个最显眼的棋子罢了,而真正的弈者,则是......罢了,老臣再说下去,便要惹陛下大怒了。」

  李璟眼神忽而闪烁起来,直勾勾地盯着孙晟脸上的皱纹,叹了口气摆手道:「说下去,朕恕你无罪。」

  孙晟一口气说了不少话,有些喘息,顿了顿道:「其实臣不说,陛下心里也早已看得透彻不是么?实际上自从老臣离开朝堂之后,臣便斗胆暗自预测,总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因为如今的朝堂上中枢的几位重

  臣,皆为同一人党羽,这样一来政事如同该人自决,竟到了妄视天威如无物的地步,岂能不引发国朝乱象?

  不过此人倒也不愧对陛下知根知底,他们既然敢提出讨伐北国的奏议,其实哪里真的是因为他们渴望为国建功,为陛下分忧?只不过知晓陛下心中一直对去岁北伐大败一事耿耿于怀罢了,而这回老臣不在朝中,自然不会有人与他们唱反调,也给陛下看到了满朝文武团结一心的难得景象。」

  李璟此时已听得面红耳赤,似乎被说中了心事一般,可却并没有如往常那般勃然大怒,而是颓丧地揉搓着前额,摇头叹息道:「唉,孙卿,话已至此,不必再遮遮掩掩了。朕问你,此事你真认为,与、与朕的儿子有关么?

  问到关键之处,韩熙载不禁为孙晟捏了一把汗,谁不知道眼前这位帝王出了名的护短?刚想咳嗽暗示一声,却见孙晟毫不犹豫地拱手答道:「陛下,此时万分紧急,老臣认为没必要过多讨论此事缘由,李征古奏疏已至,说明镇南军意在拿下和州城。

  倘若让他们得逞,并且以和州城为桥头堡,那便是等于在国都金陵的脑门上钉下一颗钉子,顷刻间便可长驱北上围城,届时陛下危矣,国朝危矣!

  所以,在老臣看来,当务之急,应是迅速整饬都城防务,陛下应立即命殿直军接管各处城门,且只能相信殿直军,他们都是守卫陛下的忠诚将士,而此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皆不可信,陛下在封锁城门后,应火速断绝城内女干邪与镇南军的来往,一是暗令擒拿有关罪臣,二是指派陛下心腹大将前往北苑大营接管禁军六军,切不可使其形成内外呼应之势。」

  孙晟到底没有提及那个令李璟既敏感又痛心的名字,只见李璟拍案道:「还是孙卿知朕之心啊!字字珠玑,全然在为朕着想。孙卿,朕到底还是没看错你,先前朕受了小人蒙蔽,实在是委屈你了,此次事态紧急,朕心思紊乱,只能赖卿主持大局了。」

  见李璟有意将此事全盘扔给自己,孙晟心中大喜,即刻拱手点头道:「老臣时刻铭记陛下大恩,愿以残躯鞠躬尽瘁。」

  韩熙载暗暗赞叹,孙晟这次回来之后终于高明起来了,为臣之道,便是时刻要对陛下的心思洞察得清清楚楚,不管何时陛下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都得一清二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说白了,孙晟就是再耿直,也了解李璟为人,不管圣不圣明,心肠可是柔软得不行。果不其然,连自己的皇位江山都遭受威胁了,李璟哪怕心急如焚,最终也不舍得说出那个罪魁祸首是谁,甚至连听都不想听到。

  可若是孙晟接手此事,他可绝不会心软,他只需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记得顾全皇帝的颜面即可。

  李璟最终没有辜负孙晟的一番「苦心」,踌躇了片刻后大声道:「孙卿,朕授你全权处置此事,京城兵马及干司人等随时听你调用,韩卿从旁辅之。

  韩卿,你先来替朕拟一道旨给李征古,驳回他的请求,要求他即刻回京请罪,且镇南军三日之内必须启程返回洪州府,否则朕统统以谋反大逆之罪论处,绝不姑息。」

  青璃居士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