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军器监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源松了一口气,欣喜地点头道:“好!既如此,胡贵,本帅便任你为军器监丞,这军器监便暂交由你打理罢!莫要令本帅失望!”

  胡贵脸上遮不住的喜色,赶紧拱手道:“谢大帅厚爱!”

  片刻,只见工匠们在胡贵有条不紊地指挥下,开始忙碌了起来。此处到底荒废了一两年,久无人问津,有些设备都已老化废弃,在李源的授意下,林嗣昌也带着亲兵们,七手八脚地帮着工匠们翻修器械,考校炉火,一时间忙得热火朝天。

  李源寻了个空当,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叠图纸径直递给胡贵。

  胡贵忙擦了擦前额的大汗,双手接过后翻看了几遍,最后狐疑地问道:“大帅,这是?”

  “这是我武平军今后的一应盔甲武器式样。本帅只是草草拟了几张,胡监丞不妨先仔细看看。若有疑问,稍候本帅与你再做探讨。”

  胡贵连连点头,接着继续来回地认真研究着图上所绘细节,只见其时而瞪大双眼,时而张大嘴巴,好不滑稽。

  李源淡淡一笑,便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盘算。当今若想争雄于世,手下不可无强军,而扩军的同时,便要注重军队的装备质量。因此募集优良工匠,设立军器监,便是当务之急。

  这几日李源一直在认真准备,对今后治下的武平军采用何种盔甲武器,思量甚久。

  所谓军国利器,首先是盔甲,其次是强弩。在古代,兵器刀刃并不禁止,无论是江湖人士还是读书人,随身携带长剑弯刀都合情合理,却独独不允许任何人私藏甲胄。这便是唐律中的“带刀事小,藏甲者大逆”。

  盔甲难得,故而李源第一个考虑的便是盔甲。

  自唐朝以来,由于统治者十分重视军事装备的制造,灌钢法和复合钢铁锻造技术直接继承于魏晋南北朝,生产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只是受限于钢铁产量。因此李源十分庆幸生在了五代十国,又生在了南唐,南方地区相比北方战事少了许多,南唐、楚国、蜀国各地的钢铁冶炼中心已逐渐成规模,原料自是不缺。

  如今南唐的大部分军队,所用盔甲仍然沿用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虽然防御力在诸国中算是上乘,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防得了刀剑搏杀,却防不了强弓硬弩。而将来李源的敌人,例如周国辽国等,身强体壮的北人最为擅长的,除了马上作战,便是强大的弓弩。

  于是李源在选定盔甲式样时,曾经想到了宋朝压箱底的装备——步人甲。步人甲可谓是史上最重的铠甲,同样是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的札甲,但其甲叶数量竟多达1825枚,防护范围包括全身,重量几乎在六七十斤左右!

  如此厚重的铠甲,对人体素质的要求也极高,自然铸就了宋朝强大的重甲步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