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回回炮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石弹也顺势抛出。

  于是李源按着些许记忆绘制了几张图纸,与工匠们探讨了两三日,最终碍于这位李大帅的命令,一头雾水的工匠们只得按着这几张歪歪扭扭的图纸,连同营中百余名士兵,合力制作了几台造型怪异的庞然大物,但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至极,往往还未开始,要么抛臂直接断裂,要么底座承受不住,直接坍塌。

  在李源几欲放弃时,一名老工匠倒是提了个建议,成功的关键或许在于抛臂的选材。

  在发射过程中,抛臂必须要承受巨大的形变,但抛臂的重量又不能太大,否则抛臂弹起的速度会很慢,投掷的弹丸也就达不到需要的速度,影响射程和威力。

  简单来说,选材必须坚硬且富有弹性,例如梨木、蜡木。

  显然,如今八公山上的原木,显然达不到这等材料要求,短时间又不可能去寻找其他种类的木材,于是这名老工匠提议,不如试试以木头、兽筋和兽皮复合制作抛臂,以补充其弹性与弯曲程度,而周围山林里倒不缺野牛野狼之类的动物

  李源虽然有些不解,但如今既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倒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决意将之采纳,今日最后再试验一番。

  原材料一批批运入大营中,经过工匠们半日的努力,夕阳下一台高两丈有余,抛臂长达五丈的巨型投石机,赫然伫立在八公山下的试验空地上。

  这次不仅增加了底座的重量,从木架到抛臂一律使用复合的办法制作,抛臂顶端的两根绳索一端连接底座的木轴,一端带着粗大的铁钩。五丈长的抛臂牢牢地安装在了转轴上,较短的一头捆着一块特意从八公山上挖掘下来的,足有八九百斤重的巨石,作为配重,而较长的一头,一个巨大的抛篮正虚位以待。

  待林嗣昌与周廷构领着士兵们归营后,试验人员已经到位,李源便领着刘仁瞻及一众将领迫不及待地前来观看。

  只听得林嗣昌一声令下,几十名士兵们奋力拉动着绞索将抛臂较长的一端拉下来,而另一端那块八九百斤重的巨石也缓缓被吊上半空,在李源以为抛臂会同先前几次试验一般骤然断裂时,却只听见“吱呀吱呀”几声响动后,抛臂虽然弯成了弧形,竟承受住了压力!

  惊喜之际,士兵们不容迟疑,立即迅速地将百余斤的石弹装填入抛篮中,随即将铁钩牢牢地扣好。

  接着周廷构上场,此时袒露着两条粗壮的臂膀,提留着一根黑不溜秋的巨锤缓缓走来。

  见李源扬手示意后,周廷构沉下心神,稍稍扭动着臂膀的肌肉,双手牢牢地攥住锤柄,“哼”地一声高高抡起巨锤,对准底座的木轴猛地砸了过去。

  只听见“咻”一声,木轴弹出,铁钩松脱,配重的巨石轰然砸在地面上,直接塌陷在土坑中。而抛臂宛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