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水火不容_烽火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没脑的空话,表示李璟将李景达封王挂帅是自己的建议,换句话来说,就是李景达能有今天,都是拜自己所赐。

  导火索源自一次东宫饮宴,那日冯延己装作酒醉,竟然上手抚摸着李景达的后背,大声说道:“你不能忘了我的功劳!”

  一介臣子竟敢嚣张到冒犯堂堂齐王,李景达哪里忍得?顿时大怒,进宫面见李璟,请奏立斩冯延己。但李璟怎会听从,只是好生劝解一番,这事儿最终不了了之。

  于是此后的每次游乐宴会,只要冯延己等人在场,李景达便借口身体不适,再也不去参加。

  李景达与冯延己,两人从此水火不容。

  如今李璟却下旨,让李景达挂帅的同时,还把冯延己这位仇家派了过来。这位齐王顿时头皮发麻,心中忐忑不已,不知冯延己又会在战时,故意做出什么膈应人的举动来。

  皇命在身,李景达纵使无奈也不敢怠慢,火速披甲上马赶往北苑调兵遣将,召集金陵以及附近州府的六万禁军后,便连同冯延己一道,率军坐船沿水路出发。

  而不出意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的争端很快便展现了出来。

  由于先前南唐已将国中最为精锐的将士,尽数抽调去北伐,而李璟又对调兵增援催得太过紧促,于是李景达手中这六万人马,除了拱卫国都的一万禁军尚可称精兵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久未经战事的弱旅。

  李景达望着这满船的散漫军容,纵使自信心爆棚,此时也大打折扣。

  再三思虑之后,为避免大军远征疲劳,决定趁着士兵们正精力充沛,先就近收复庐州,最后再北上与刘仁瞻及李源所部汇合,一同攻伐寿州。

  但冯延己的想法却截然相反,对于他来说,此行正是重新建功,以博回皇帝李璟青睐的大好时机。而李璟不计前嫌,依然命他监军,说不定也是这个用意。

  最关键的是,刘仁瞻与李源正在前线率军作战,这两人虽然与自己有过节,但用兵却不得不承认是把好手。若是按着李景达的战略,大军又要拖延数日才能赶至寿州,万一那时刘李二人已平息叛乱,那自己眼看到手的大功不就落空了么?

  冯延己越想越焦躁不安,一方面恨不得早日飞到寿州,一方面又在心中祈祷刘仁瞻与李源最好战事失利。

  于是不惜摆出了监军的架子,与李景达大肆争执了起来,而李景达也摆出了齐王的身份用以压制,两人就这么吵吵闹闹走了一路,亏得众将及时制止,才差点没动起手来。

  直到七日后,大军终于从巢湖北岸登陆,并开始安营扎寨,准备攻城事宜。而此时两人又听闻,寿州、光州等地早已被刘仁瞻与李源收复,而眼前的庐州城于两日前也重新插回了南唐的大旗,前往金陵报捷的快马正在路上,不由得又惊又叹!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