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善后大借款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战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反应,就好像是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给了各省军政府一支镇定剂,也给了北方一支兴奋剂。前者利用南京的消息来稳定民心,后者则更是发疯似的进攻,企图尽快弹压革命势头。不过除了北洋第一镇之外,其余清军势力显然只是做做样子。

  南京临时政府逐渐完善,内阁九部部长、次长名单出炉(未设内阁总理),国旗由青天白日旗改为五色旗,十八星旗依然保留为陆军旗,一应机关在五月下旬陆续成立部门。

  然而代表大会顺利结束之后,内阁九部除了同盟会三位部长之外,其他六位非同盟会部长陆续离开南京前往上海,其职权由各部次长代理。各省代表也跟着南下来到上海,参与南北和谈的事宜。

  唐绍仪在四月底就奉命南下,不过他先来到的是广州,后来发现广州革命政府的重心已经东移,于是又前往上海。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曾与伍廷芳、朱卓文等人有电报往来,试探了南京方面的动向。

  各省代表早就等待着停战和谈,很快就形成了妥协势力,推举伍廷芳为代表与唐绍仪进行一步的商谈。只不过因为代表大会还在进行,伍廷芳与唐绍仪的谈判局限于电报,直到二十号过后众人才于上海租界面对面坐下来细谈。

  孙中山心中是并不想和谈,因为他知道和谈的结果。可是摆在他面前的选择不多,首先是各省代表民心所向,这些人都渴望早点完成建国、早点停战统一;其次是他归国抵宁之后,虽然稳定了五省联军军心,却没能稳定五省联军的继续联盟。他知道如果不选择和谈,不仅无兵北伐,还会失去民心。

  当和谈的消息渐渐从台下走上台面时,同盟会中一部分人感到很失望,一部分人感到很无奈,还有一部分人早就站在和谈的队伍去了。黄兴和宋教仁等人曾激烈的争论过,可是在现实面前他们也无能无力,留给他们的只有妥协。

  北京局势这段时间很不好,纵然清军在南方扳回了一些局面,可是亡国的气氛依然越来越浓烈。两个月前朝廷的政治中心就发生了偏移,皇城已经不再是大臣们出入的地方,相反内阁总理官邸和东堂子胡同成立大清国的行政中心。

  袁世凯最近少有前往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理政,大多时候还是留在官邸之中处理来往公务。然而这段时间前方战事越来越紧,反而要应付的公务越来越少,正日竟过起了闲寓的生活,这让他的体型发福的更加厉害了一些。

  正午刚过,五月份的天气还算舒畅,袁世凯命人在后花园的阳台上摆了一张睡椅,他自己舒舒服服的在阳光下假寐一会儿。正在迷迷糊糊刚刚睡着之际,通往花园阳台的鹅卵石小路上传来了一阵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