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80章 国防军计划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大权的细分。他之所以用勤政的姿态进行一系列人事安排,唯一的目的是借助这些动作增长执政府的名声,让世人都知道执政府即将取代北洋政府。

  执政府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大权,仍然要掌握在大执政官手里!

  到了六月三日,执政府各部门逐一落实,部员、幕僚、随员聘请到位。

  政务厅并非一无事是,在梁启超、宋教仁等人的牵头之下,内阁很快发布了第一项政务命令,决心在三个月之内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贯彻省府谘议局与地方谘议院的组建,之后再在半年之内于广东、福建、四川三省普及谘议局、谘议院的法令,用以尽快完善国会众议院的构成。

  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对吴绍霆充满期待,对执政府的前景也充满希望,但是期待和希望都仅仅是一厢情愿,既然执政府成立了,自然要利用现有的环境加大文治官员的实权。对于梁启超来说,成为政务总理是第一步,将财政大权揽入手中是第二步,利用谘议局控制地方政权则是第三步。

  只要顺利走完这三步,就算手里没有兵权也足以掌握行政的实权。

  吴绍霆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政务厅的动作,反而他对政务厅能尽快做一些事实感到高兴。不过很快岑春渲找了过来,把自己内心的忧虑阐述了一番。吴绍霆这才有所觉察,了解到梁启超这些人是有所图谋。

  岑春渲对共和民主的概念从来都不比国民共进会内部其他人强烈,他是一个旧官僚人物,早几年对封建皇权仍然忠心耿耿,经过革命声势的熏陶,他最多是能接受立宪派的思想。

  他知道当今中国的现状不可能推广民主思想,现阶段最重要的矛盾是国家分裂与强权政治之间的矛盾,只有强权政治才能解决中国分裂的问题。

  吴绍霆可谓是难得的强权人物代表,不仅手握军权、独揽大局,在思想上也能迎合资产阶级政党的理想,这是近些年中国推陈出新的唯一一人。

  早些年如果袁世凯能有吴绍霆这样的思想胸怀,或许中国早已改头换面,北洋政府也绝不会落入今时今日的地步。

  因此,岑春渲不希望梁启超、宋教仁等人鼓吹政党政治,将权力拆分到多数人手里,如果说现下的中国能够做到普及民主思想,或可说得过去。可事实上权力拆分之后也到不了人民手里,无非还是落入这些想要掌权的文治政客手里。

  政客们意见不一,政治思想也不同,只会让凝聚的力量分散消弱,对统一全中国的进程大有影响。

  在权力问题上,岑春渲更趋向由吴绍霆一个人独裁全局,等到中国彻底平定,国家繁荣富强,与列强并于环宇之后,再来研究政党政治、人民做主的话题也不迟。

  吴绍霆与岑春渲交谈过,心中虽然多了几分戒备,不过他没打算阻止或者暗中破坏政务厅的普及谘议局的政令。他有一条清晰的底线,文治政客们可以掌权,但绝不可以掌兵权,只要兵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政客们得寸进尺,自己随时可以翻脸。

  相反,他还打算利用政务厅的这项政令,逐步完成对地方省的政体改革,争取尽快结束地方军政统治的时代,将军权与政权一分为二,军、政相互制衡,避免制造更多的军阀。

  于是他一边极力支持梁启超做事,一边又暗中用梁启超做事充当筹码,与各省省长候选人进行交易。省长的提名权归于谘议局,但任命权还在执政官手里。既然谘议局普及下来,提名的候选人会有不少,他理所当然会任命政见与自己更接近的人出任省长。

  通过这次普及完善谘议局的政务,吴绍霆首先要解决的是各省税政问题。

  之前国会商定的各省税收方式,还是各省税收维持现状,但这并不利于南方财政的发展,更不利于国税体制的建立。吴绍霆要做的,就是用省长之职换取税政制度的妥协,让西南诸省的税政与东南两省的税政统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