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85章 ,裂痕渐起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治疗待遇。

  然而,自此之后倪映典多多少少留下耿耿于怀的情绪,时常与国防部的官员们谈话时,忍不住给北京大本营带上几句闲话。这只不过是他个人情愫发牢骚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怨念在其中。可是事情的变化发展总是难以预料,早在北京大本营成立之初,国防部内就有一些老派的官僚有所不满,趁着他这段时间里说的闲话,这些官僚也跟着大放厥词起来。

  国防部内部有不少席位皆是之前北洋政府时期军事界的要紧人物,还包括一些南方执政府时期被架空的地方军阀,尽管如今南京中央政府完成国家统一,但这些人旧有的处事性格依旧一成不变。北洋时期的官场斗争屡见不鲜,连袁世凯的中央系都内争不止,更何况地方派系之间的成见?

  谁都知道当初吴绍霆要开设北京大本营的意图,往好的方面来说,是由于当时梧州执政府刚刚迁入南京不久,国内国际对南京中央政府的影响使其立足不稳。为了巩固南北之间的统治权,故而设立北京大本营督视北方军阀,以示警戒。可是更深层的意思,还是因为吴绍霆自己有独裁的野心,为了分化国家军事大权,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设置了另外一套军事系统,北京大本营名义上元首在北京的行营,在职能上与国防部近乎一样,在职权上却甚至高于国防部。

  因此,北京大本营成立已经影响国防部许多官僚阶级的利益,尤其是那些骨子里依旧不满吴绍霆的人,总觉得北京大本营就是吴绍霆私有化的小集团,既然现在没能力对付吴绍霆本人,那从诸如此类的小集团下手又有何不可?不仅能消弱吴绍霆的权力,还能巩固个人利益,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北京大本营存在的矛盾由来已久,庆元会议事件时就已经有民主人士反对这种私有化的军事系统,然而随着庆元会议遭到*之后,这种反对声渐渐被人们淡忘。如今北大门暴动事件与官僚子弟胡作非为,仅仅是北京大本营矛盾的导火线,张汉举、倪映典二人在其中扮演的不过是催化剂的角色。

  随着对北京大本营猜疑的流言蜚语在国防部各部门之间传播,这种矛盾渐渐从沉默中复苏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旧事重提,私底下纷纷议论着北京大本营的种种弊端。当然,议论北京大本营的*部分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也所以不会在乎北京大本营好的一面,反而一直揪住不好的一面大肆抨击,甚至根本不在乎这些抨击是否属实。

  在国防部针对北京大本营的风波当中,主要的官僚渐渐转移到北洋中央系的旧部,比如之前在四川战争中战败被俘的伍祥桢、吴凤岭,以及被架空实权的傅良佐、唐天喜、卢永祥等人,其中还有地方军阀派系,云南的李鸿祥、贵州的刘显世。这些人要么是为了个人利益,要么是对吴绍霆怀有不满,要么是见风使舵、煽风点火之辈。

  不过到目前为止,所有在诋毁北京大本营的人都仅仅只是发牢骚,散播一种不利的舆论氛围而已,并没有形成一个凝聚在一起的政治意见团体。在他们看来,如今吴绍霆的势力根深蒂固,没必要跟对方正面作对,无非是借助这次风波把心中的不满找个机会发泄出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