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三章 祈愿九州同(4)_夜阑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到一张中国全图,认出自己在哪一个大省,故乡故土,对他们来说,就是这一生能走过的版图了。

  当时的二哥说,救国这一途,有幸看得远的人,须身先士卒,以血铺路。

  两人久久对视。

  何未拉住他的手,摸到上面的伤口,细小的伤,还有旧伤疤。她翻过他的手掌,看掌心里的一块新伤。听说多伦一战,以肉身对重机枪和飞机炮弹,最后,不少将领抽出大刀冲锋,其惨烈和英勇,她窥见一角,已不忍设想。

  何未离开,从卧房里找出一把小剪刀,金色铜制,工艺复杂,把手是只展翅的金蝴蝶。谢骛清迟疑了一霎,认出那年,天津法租界的酒店房间见过极相似的式样。

  何未握住他的手指,垫了一个手帕在小案几上,聚精会神为他剪手指甲。

  蝶翅藏在她手心里,随着光影,明暗变换。

  “这剪刀,”谢骛清沉浸在她的温柔里,轻声问,“倒是眼熟。”

  何未一愣,抬眼,从谢骛清眼里瞧到了打趣的意图。她抿起唇角,不吭声,明明都有了儿子了,面对他时总有初相逢的心悸。

  谢骛清被她的害羞引得笑起来。

  “饭店房间里用过,见到一样的便买回来了。”她答。

  谢骛清笑而不语,忽地倾身,离近。

  “等我剪完,”她脸热地嘟囔,“再告诉你。”

  何未装聋作哑,把他一只手的指甲修剪完,见他仍带着趣意,等她说。

  “你那天受伤醒过来,”她小声说,“盯着我看,我感觉到了。”

  那天,她微微低着头,靠在床边沿,握着小剪子,总觉被什么笼住。她自幼随二叔学习应酬,对人的目光极敏感。在微妙的氛围里,抬头也不是,停下也不是,她在不安和若有似无的心悸心动里,对着窗帘缝投进来的一道亮光,佯作聚精会神地剪小指指甲。

  彼时,谢家少将军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救命恩人。

  鬼使神差地,她在卖金件儿的铺子里,见到了极相似的一把小金剪刀,便买下来,一用多年。

  红黄相融的火焰,在灯里跳动摇摆。

  两人在这个深夜,仿佛都被推回到军阀混战时。

  时间在耳边夹带着风,呼呼地吹过,带来腊月寒冬的雪和冷意。

  南方的一个消失许久的男人,从广州城的军阀倒戈叛乱里侥幸逃过一劫,腹部伤重,刚能下地,便召集部下开军部会议。一封急电送至公寓书房,他披着护国军军装外衣,左手边是革命军缺军饷的军报,右手接了短短一行字的电文:谢四与其子被扣京中。

  握着电文的谢卿怀,自反袁后便决意长留南方禁烟的人,从未想过,于北伐前,须有不得不北上的一日。

  他对折抄写电文的纸,插在了两份军报当中,问身边的副官:“到过北京吗?”

  年轻的林骁怔住。电文机密,无人阅览过,包括心腹副官。

  “我在四九城有个宅子,过去叔叔住过,在一个……”他似在思索,面容上不见喜怒,平静语气中藏着几不可见的谨慎,即将面对生死危机的谨慎,“叫百花深处的胡同。”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