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上海一九四三_退隐十年,巨星身份被蘑菇屋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充教材由余光中教授指导,就是写《乡愁》那位。

  《上海一九四三》入选教材的理由之一,是“内容经《文史考证》又押韵。”

  “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像”

  “爸和妈当年的模样”

  “说着一口吴农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

  叶伦唱的很有味道,吴农软语和外套,更是每个魔都人挥之不去的印象。

  当年写这首歌时,年轻的叶伦和文山都没有到过魔都。

  那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么符合情境的歌?

  有人曾经因为年代攻击过这首歌,因为1943年,正处于战乱年代,魔都还是租界。

  觉得这个年代有什么可怀念的呢,写这种歌居心不良。

  并非如此,正是因为是战乱年代,才有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在那些战乱纷飞的日子里,就有许多老魔都人离开家乡,来到宝岛避乱。

  只是,那时的宝岛也处境不妙。

  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可能不会想到,当年跨过那一湾海峡,竟是永别。

  多少人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叶伦和文山一起去见了许多这样的老人,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当年的种种情况。

  “消失的旧时光”

  “一九四三”

  “在回忆的路上”

  “时间变好慢”

  “老街坊”

  “小弄堂”

  “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澹澹的忧伤”

  整首歌音调简单,节奏平缓。

  作词也很简单,不像文山的风格,并未追求辞藻华丽,也不曾引经据典。

  编曲同样简单,是叶伦的作品中罕见的没有前奏的歌。

  正是这样简单的创作却成就了经典。

  “消失的旧时光”

  “一九四三”

  “回头看的片段”

  “有一些风霜”

  “老唱盘”

  “旧皮箱”

  “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

  “藏着一片玫瑰花瓣”

  满满的魔都味,想必今晚过后,有很多人会将这首歌放进必听歌曲。

  很多老魔都人对歌词中的描写已经陌生,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么早的年代。

  但从父辈祖辈那里,曾经听到过许多,想到老人,怀念的心情油然而生。

  当然,有这种心情的仅限于以前听过这首歌的。

  第一次听到《上海一九四三》的,可能更多是感受到曲中的怀念之情。

  毕竟,没有歌词,实在是很难每一句都听清唱了什么。

  歌中以一位普通人的视角,对故土进行怀念,引人心伤。

  一九四三那个年代,也许有许多人已经没有概念。

  宝岛,或许有许多老人至今未回到故乡,未曾看到自己最希望的那一天。

  但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在宝岛的华夏儿女终将回到华夏的怀抱,这是母庸置疑的。

  同样是一首难度蛮高的歌。

  因为歌曲顺序有所改变,一开始提词器都没有就位。

  导致叶伦在唱第一段副歌的时候,只能哼哼啊啊,各种代替。

  有很多人听出来了,大喊“忘词了”,叶伦只当没听见。

  毕竟自己刚刚说过背词功力有所进步,打脸来的也太快了些。

  ……

  又是几首经典歌曲过后,“地表最强全球巡演”魔都第一场进入了尾声。

  依照惯例,还有一次歌迷点歌阶段。

  随着叶伦一声“开始”,现场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滚动了起来。

  全场的歌迷都屏住了心神,谁都想得到这最后一次机会。

  哪怕不是自己点歌,是自己附近的人也好啊,至少还能跟着一起蹭蹭镜头,跟叶伦打声招呼。

  半分钟后,屏幕上的数字固定,镜头拉近,歌迷们沸腾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