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1章 和大佬们对抗_全科医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修改算数。

  部里专家的意思很明确,这本书不是刘牧樵自己的专著,而是全国专家们合作撰写的,修改,你得通过负责撰写的编者。

  刘牧樵不能命令他们改,而是说服,他们同意了才行。

  当然,最终决定权在你刘牧樵手里,但是,你过多使用最终决定权,显然是不对的。

  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他思考了1整天,最后决定把任务分解下去,680处错误的地方,全部打回给编撰者,要他们找资料,对和错,都要写出答案。

  这一招很管用,等于是给了别人一次纠错的机会,谁会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

  再说,错了也不丢丑,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教材都是一脉相传的,我的错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上一任的上一任就错了。

  即使是上一任的上一任,他也不一定是首创,他也是抄的,也是从别的书转抄过来的。

  原创的东西很少,也不需要太多,教科书讲究稳妥,不出错就是最大的成就。

  可以说,编撰人员,大多数的工作就是转抄一下上个版本的内容,偶然加一点近几年的成果,并且是已经公认的成果。

  像刘牧樵这样一下子指出680处错误,这对于写教材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教科书是所有书籍中最正确的,带有法定的作用。

  譬如你是按照教科书的流程执行的治疗,打官司的时候会判你胜,如果你的治疗是从其他资料上借鉴过来的,你就不一定能赢官司了。

  教科书是有法定意义的标准。

  既然教科书被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刘牧樵突然提出680处错误,这是不是悖论?

  这种论调在编委中流传很广。

  你刘牧樵是要颠覆现在的神经内科!

  刘牧樵不是聋子,他也听到了。

  为了分化他们,为了大家的体面,刘牧樵采取了这种办法,给大家一次纠错的机会。

  任务下来了,很快,京城的几大图书馆出现了不少平常很少见得到的大佬。

  肖波就躲在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里吃泡面。

  他是癫痫方面的专家,负责癫痫和神经性肌炎这两章的撰写。

  埋在图书馆里3天3夜。

  有收获。

  收获还不少。

  刘牧樵指出的错误确实是错误,有几个固有的观念,他惊讶地发现,国际上已经更正了好几年了,自己作为这方面的专家,竟然蒙在鼓里。

  他脸红了好一阵。

  像肖波这样发现错误的事例很多。

  刘牧樵笑了。

  收到的信息,大多数是正面的,纠错的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

  不过,事情总会有一些意外,沪市神经精神病医院的白沙就被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激怒了。

  此君一直和肖波争主编。

  白沙是沪市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又在梅奥诊所医疗中心进修3年,后来又去了德国,在那里工作了7年,并且在那边获得了5项科技成果奖。

  他是非常厉害的神经内科学教授,和肖波比,在外人看来不分仲伯,但白沙本人,坚信自己早就超越了肖波。

  白沙是副主编。

  现在刘牧樵说他主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一处错误,他哪了肯服气?

  他拒绝修改,也拒绝刘牧樵提出的更正方案。

  刘牧樵下达的任务,完成了90%多,还有几颗钉子,他算了算,大多数是大佬级的专家,并且清一色的都是留洋博士。

  他们傲气。他们准备联合起来与刘牧樵抗衡。

  刘牧樵笑了笑,不就是一个白沙吗?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