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5章 调整一下···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想。

  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千石)。

  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济南伏生献藏壁之术,晁错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学成归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

  晁错任博士时,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陈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文帝赞赏,拜为太子家令。

  由于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家誉为“智囊”。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匈奴屡侵边境,侵扰狄道,文帝发兵征讨,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指出在汉室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

  文帝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但并未采纳晁错主动出击的建议。

  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被文帝所采纳。于是晁错又上《募民实塞疏》,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错任太子家令时,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推举为贤良,由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

  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即《举贤良对策》),深得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等大臣并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提拔晁错为内史。

  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景帝,议论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是经他的手修改订立的。

  丞相申屠嘉心怀忌恨,以晁错擅自凿开庙墙为由,报请景帝处死晁错,晁错提前得到消息,申屠嘉未能得逞,只得谢罪而退,不久患病而死。

  申屠嘉死后,景帝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显贵。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