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宣传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到工业化,就觉得是硬东西,是大机器,但想要用大机器批量化生产,你需要前提条件,得先理解工业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要标准化,要可量化,之后才能被分配,被分配才能分工,分了工才能够提高效率,这是工业化的底层逻辑。”郭凡道。

  此时,万年也接口道,“我们追溯到原点,就是格式化。”

  “对,格式化,标准化。”郭凡点点头。

  “之所以说《升级》是国产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完美无缺。实际上,这部电影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它的优点主要是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和拍摄系统。”万年接茬道。

  “我们国内的很多剧组,即便有条件,在拍摄中仍旧使用传统的拍摄模式,用纸笔来记录拍摄内容,安排拍摄计划。不能说这样不对,只是说,这种模式不适合进行大片的拍摄。效率和质量上都上不去,若是无法改变这一点,那国内电影的现代化发展只能说是空谈。”

  郭凡道,“我之前在一个剧组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场记软件,我们可以拿来用,但是工作人员不用,说用这些产品还不如一张纸记得快。我说你今天是快,但你记一百天就是一百张纸,一百张纸里面要寻找任何一个信息,你怎么找?万一你去洗手间没带纸怎么办?一旦丢了该怎么办?这就是只看到了当下的方便,没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之后我们怎么办,工业化的很多东西就是理念问题。这些还算好说服,比如你遇到一些大编剧,说我就不改,你爱用不用,那你怎么办?”

  兴许是觉得这话题有点太走心,鲁豫又开始把节目往惯常的哈哈大笑模式引。

  在场的观众,三成是万年粉,三成是刘思思的粉,那么接下来该问什么就很清楚了。

  “感谢郭凡导演的分享。”

  鲁豫捧了一句,接着道,“其实我对一件事很好奇,思思跟万年很熟吧?你们在剧组对戏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刘思思想了想道,“我们在生活中很熟,而且角色的关系,跟我们现在也差不多,所以在表演上没什么难度。”

  “那亦非呢?你跟万年也认识很多年了吧?”

  “这个角色跟我平时的差别比较大,所以我设计了比较多的东西。”柳亦非笑道,“不过角色戏份不多,所以我演起来很轻松。”

  “跟他对戏压力大吗?”鲁豫好奇道。

  “也没有,很正常的状态。”柳亦非回答道。

  刘思思也点点头,“没什么压力,拍摄之前,他都会跟我讨论角色,很多特点和细节在这个过程里就清楚了。”

  “你是说,他在私下教你···”

  鲁豫还没说完,万年就一个劲儿摇头道,“没有没有,不能叫教,我们管这个叫探讨。”

  台下观众再度笑喷,你丫要不要这么怂?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