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国强而民弱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项忠说道:“不当做,与不好做,是两件事情。臣担心上有所耗,下必从之,这么多年来,陛下屡次征收赋税,地方上多聚敛之臣。”

  “这样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些年朝廷赈灾还算得力,但是流民日生,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祁镇微微皱眉,不得不承认项忠所言是一个事实。

  这些年朱祁镇很多政策,也无法阻止流民的产生。

  朱祁镇之前,都将这些流民归到天灾之上。毕竟明代是天灾最多的时代之一。几乎每年都要赈灾。

  而每次天灾,都会产生流民。

  朱祁镇很早就开始迁徙灾民到东北地区,虽然规模上不算太大。

  但是如果仅仅是天灾,就能造成这么多的流民吗?

  朱祁镇心中不由反问自己。

  但是朱祁镇内心之中,对明代很多刻板印象,却让他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政策。

  比如明代很多税关定额不高,所以就有官员,只收取一季关税,其余都放开关卡,任百姓出行,以此搏清名。

  但是明之亡,却是因为财政上的饥渴症。

  朱祁镇不担心现在。

  以他留下的底子,够大明朝廷败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

  但是担心将来。

  项忠此刻也是后背被汗水打湿。

  毕竟在强势君主之前,抗言直谏也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

  不过,项忠这个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他既然成为百官之首,手握天下权柄,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与他渴望得到首辅之位,并不矛盾。

  官僚想得到权力,不过是贪恋权位,而政治家得到权力,而是想有所作为。如果不能有所作为的话,这种权力对政治家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

  项忠就是如此。

  朱祁镇善待大学士。

  虽然也有刻薄之处,但都是面子下面的,总体上来说,在很多大臣看来,在对待大臣的这方面,当今皇帝与仁宗皇帝有些类似。

  太宗皇帝对文官,其实从来不当回事。有用则用,没有用,就扔诏狱之中的都有。

  宣宗皇帝虽然也与儒臣合作,但是本质上与儒臣之间,是有些疏离的。

  而今当今,虽然也斥曹鼐等一批辅臣,但是大体上来说,只要成为大学士,皇帝都会留一分体面的。

  此刻,项忠见朱祁镇陷入沉思之中,立即趁热打铁说道:“陛下,臣不是想要一下子改弦易辙,否则臣就直接反对商税了。”

  “臣是当过亲民官的,知道很多赋税其实是沾了血的。臣的意思是,之前征收赋税,如盐税,海关税,都是粗犷,只要能征收上银子,也不在乎这银子是怎么来的。而今有些伤民太甚,害民太深的赋税,也能一一减免。”

  “臣不建议直接减免赋税,也不建议下拔钱粮。很多赋税可以以此为原则作出调整。”

  朱祁镇沉吟片刻,叹息一声,说道:“你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