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智在,就不可能处罚他。

  更多的话,却不能讲了。

  张辅说道:“陛下信重,臣惶恐之极,只是此事兹事体大,一动不如一静。”

  朱祁镇说道:“国公之意,朕知道了。在满朝勋贵之中,也只有国公是明白人。国公上奏开武学之事,朕已经看过了。”

  “深得朕心,而今靖难名将,还有几人,朝廷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国公建立武学,为朝廷培养一批将领,正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不过,朕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国公以为如何?”

  张辅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朕准备将武官袭爵之权,从兵部转到武学之中。”

  张辅一时间觉得不妙,各卫所官员世袭职位的继承,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五军都督府负责的,后来是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负责。

  到了后来,五军都督府完全变成了一个养老部门,这个权力就到了兵部手中,这个权力到了兵部,也就是文官彻底压过武将的时候。

  而今这个权力,还是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掌管的。

  正因为这个权力如此之大,张辅不明白这个权力怎么到了武学之中。

  朱祁镇说道:“从今之后,各卫所所有世袭军官,除非有战功,都要从武学毕业之后,方能授职。”

  纵然朱祁镇对军制改革之上,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不得不一步步的来,王骥久在兵部,他认为朝廷应该严格袭职。

  用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而张辅提出武学,其中含义或许与王骥的想法,侧重点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一样的,认为卫所很多军官都是不合格的。

  既然有这个共同的基础,朱祁镇自然也顺势而为,顺便给自己加一点私货。

  别的不说,唯有武学毕业生才能袭爵,这所武学的重要性立即就成为媲美国子监的重量级学校了。

  明朝国子监的没落之路,就很说明问题了。

  在明初的时候,国子监学生是可以直接坐官的,所以国子监兴盛一时。到了后来科举兴盛,监生就没有前途了。

  于是乎,国子监这所学院也不行了。

  大明三百个卫所,几千个世袭军官的家族。这些人想要袭爵都要通过武学,那么武学立即成为控制大明三百个卫所的重要节点之一。

  张辅心中的武学,可没有这样大啊。

  张辅说道:“陛下,如此一来,是要老师就不够了。”

  张辅没有细算,就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少说也有数千人,而大明国子监全胜的时候,大概有六千人之多。

  在北京建立起一座,如此大的学校,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需要不少人手。

  朱祁镇说道:“不会缺少老师的,如今北京城之中,有不少老将赋闲在家,未免太可惜了,朕觉得让他们进入武学教授毕生作战经验,却也是一个好去处。”

  “当然了,这么多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