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府视事一段时间,再入宫做讲官。

  原因很简单,太皇太后一心要让于谦担当这个不合时宜的顺天知府,定然是用意的,如果于谦对顺天府不了解。

  就贸然进宫,被太皇太后或者皇帝问起来,一问三不知,岂不是大祸临头。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镇定,宁可缓一点,也不能着急。

  着急会出错的。

  杨士奇说道:“我两个儿子不成器,将来我去了,还指望你这个师兄,照顾一二,能让他们安度余生便是了。”

  于谦说道:“请老师放心,于谦定然护着两位世兄周全。”

  杨士奇亲自将于谦送出了书房。

  于谦出了杨士奇,有驴车来接,于谦一摆手,让驴车自己回去。于谦大步走在风雪之中,一双官靴踩在雪地之上,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不一会儿,似乎有雪水透入靴子里面。

  但是于谦浑然不觉。

  杨士奇的一番话,于谦此刻正在反复思量。

  于谦固然是一个好官,清官。但并不是说,他没有政治智慧,恰恰相反。于谦能以三甲进士出身,永乐十九年到而今,不过十四年,就做到了三品官。

  而于谦发迹的开始是什么?就是宣宗皇帝平汉庶人,令于谦宣读汉庶人的罪状,于谦义正言辞,声情并茂,挠到了宣宗皇帝的痒处。

  这才在十几年之间,升到这个位置上。

  再历练几年,当任尚书的资历都有了。

  但是大明这么多进士,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于谦的际遇。

  于谦很明白,杨士奇对他所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他已经简在帝心。

  这一点于谦其实有一些察觉的。

  锦衣卫在河南的活动,于谦是有所察觉的,只是觉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

  再加上锦衣卫又没有表明身份。于谦自然是装作不知道的。

  第二,就是杨士奇将于谦当做未来接班人之一。继承杨士奇的政治资源。这两样加在一起,于谦很清楚,只要今后数年没有过错,而且再立新功。

  待新皇亲政,杨士奇告老之后。内阁的位置之中,有他一把交椅。

  如此一来,即便此刻有风雪入怀,于谦心中也是一团火热。

  读书人不就是为了有一日,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刻于谦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不是不激动,不是不高兴。

  只是当时极力克制而已。

  似乎风雪也让于谦心中火热降温了。

  于谦猛地停下了脚步,心中暗道:“宫中不知道有多少明枪暗箭,想在陛下身边待上几年,却不是易事。而且慈宁宫与乾清宫之间,也需要臣子尽心弥补。”

  “现在却不是高兴的时候。”

  于谦虽然这样想,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于谦生出了当仁不让之心。

  于谦这一抬头,却发现,他不知道不觉之间,已经到了英国公府外。他转身离开,寻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