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修律vs修例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各方争议?”

  如果皇帝的意见流漏出去,自然会有人来捧臭脚,所以李贤为了防止外界思想混乱,他竭力压制内阁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即便上这矛盾还在暗流之下。大家只是看着内阁似乎有分歧,并不知道这分歧其实是与皇帝有关的。朱祁镇同样如此。

  也捂着盖子。

  有什么事情闹大了,反而双方都不好下台。

  要知道一个得力的内阁班子,朱祁镇也不是太好找替补的。

  所以而今其实上没有什么各方争议,但是皇帝说有了,那一定有各方争议的。

  朱祁镇接着说道:“不如先将各家犯官压入锦衣卫看押,京察就到此为止吧。”

  如此做,朱祁镇是为了安定人心。

  这一次京察,内外震动很大,不过很多地方也没有多查,想来除恶务尽是做不到了。不过朱祁镇也明白,真要想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估计反而有反作用。

  这一次之后,朝廷内外大概能维持几年清净。

  就此打住,也算是到位。既然京察结束,下面官员们,也不会担心火再往他们身上烧。

  李贤松了一口气,他自然知道其中奥妙,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说道:“不过,已经入诏狱的人,总要是论个分明,不如这样吧,将这一件事情写在邸报之上,明发天下,令百官都可以上书言此事。”

  “总要一个让全天下信服的处置办法。”

  朱祁镇这一招,一下子将李贤打懵。

  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李贤作为首辅,也是传统文人士大夫出身,资治通鉴几乎就是案头书,历代故事,也都是明了之极。

  但是朱祁镇这一招,却让李贤一时间没有理清楚用意何在?

  他并不觉得百官上书议论此事,就能有什么变化。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具体的利益,想想就知道,那一方面处置对他们有好处。

  李贤代表的也不是他自己,是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官员之中主流想法。

  无非是绕个圈子,再回到了原来的意见上。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网络上争论之中,必胜的从来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而是管理员。

  负责邸报的通政司,而通政司在谁手里,在商辂手中。

  朱祁镇或许拿捏不了文武百官,但是他如果具体拿捏一个人,却是毫无问题的,商辂听谁的,这也就分明之极了。

  朱祁镇也不觉得,这个战场上,朱祁镇会输。

  不过,他也是单纯想耍赖皮,推进修订大明律。

  他有三个想法。

  首先,变法之先,舆论先行。这是他深刻明白的一点,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变法思想,单单靠皇帝强权推进,这种变法,主动先天不足,必然夭折。

  想要变法成功,固然要形成一个能维护新法的阶层,但是想要变法开始,却要需要一个想要发生改变的阶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