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葩的行为,后世不能理解,但是当时却是事实。

  比如,某些钞关的主事,居然在收够定额之后,放开钞关,免税过往百姓的赋税。

  这分明是慷慨国家之利,为自己邀名。但是如果在法律层面上,根本没有什么可治他的。这种种弊端,让朱祁镇不由想起自己当初所上的政治课。

  是的,后世法律体系看似平平无奇,其实要比大明的法律体系高明出了不知道多少倍。这也是朱祁镇要给《大明会典》之中夹杂的私货。

  就是一整套逻辑相同,从宪法到各种专门法,以及各衙门可以发布的法律法规,这种层层相接的法律体系。

  这里就不说了。

  如果你不明白,请问你的政治老师。

  如果按王恕所言,他编出来的《大明会典》,其实就是对大明典章制度变化的资料汇编,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做用。

  但是朱祁镇要编出来的却是一套现代化的大明法典。

  其实真要说出来,这一件事情未必对皇帝有利。

  因为在之前,大明皇帝权力是不受限制的,大明律什么的,甚至比不上一些政治潜规则。皇帝有充分的权力空间。

  但是如果在建立起这样一个法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之后,他限制的不仅仅是百官的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的权力。

  对这一点,朱祁镇也思考过了。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演变,明清体制最后演变成为君权无上,这种演变就从太祖皇帝废除丞相就开始了。最后由清朝的奴隶思想灌输之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

  演变成为上,整个中国只有一个人,就是皇帝,剩下的人都是奴才,或者求做奴才不可得的人。

  也让中国带进了死胡同之中。

  而在汉族政权之中,不过那个朝代,皇帝的权力从来不是无限的。即便而今也是如此。无非是让士大夫换一个东西来限制君权而已。

  对于有作为的皇帝,面对的没有什么不同的。

  对于没有作为的皇帝,安安分分当一个庸主,又什么不行?

  当然了,朱祁镇内心之中,还有一些阴暗的想法。那就是即便《大明会典》有成。只能限制他之后的大明君主,岂能将紧箍咒带在他的头上。

  后世儿孙的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了了。

  朱祁镇细细的将自己所想结合大明现实情况,说给了王恕听。

  王恕越听越严肃,越听越是肃穆,他恍惚之间,有一种在老师面前听讲的感觉。他也是当过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各地的情况是什么样子。

  朱祁镇给他讲这一套体系,让王恕感到兴奋之余,却十分惶恐。

  兴奋在于如果这一件事情,真能够完成的话,那么大明官场的政治风险,将焕然一新,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的。国家的行政能力,也能大大提高了。

  但是王恕心中越发惶恐的一点,那就是这似乎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