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安南了。

  当正统二十六年冬,安南的旱季来临,郭登兵分三路,分别从谅山,高平,还有另外一路,水陆并进,进攻广宁。

  进攻高平一路,由毛锐负责,广宁一路还是王越负责。

  王越也从断事官体系之中出来,正式成为领兵将领。

  真正的主力还是直扑谅山。

  唯有打通谅山,接下来的就是畅通无阻,直扑红河北岸,隔江就是升龙城。故而安南将领也存了必死之心。

  这一次镇守谅山的人,依旧是阮炽。

  阮炽在朝政上或许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一员合格大将,为期两年的停战期,阮炽也没有闲着。

  双方都知道,谅山才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死生之地,得之则生,弗得者死。

  故而阮炽也用了一切办法,来加固谅山城。

  谅山城穷奇河北,乃至周围山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城池,有长城相连。让明军一些从边军出身的将士,都有一种错觉。

  什么错觉?

  就是这里不是安南,而是北疆。

  因为安南人摆出的就是一个近乎于长城的防御体系。

  再加上谅山本来的地势险峻,堪称铁壁坚城。

  说实话。郭登本不愿意如此快的进攻。

  只是他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

  这个压力并不是来自朱祁镇。

  朱祁镇对郭登战与不战,没有明确表态的。

  因为朱祁镇已经将战事委托给郭登了,他给郭登的命令,仅仅是灭安南而已,至于如何灭,朱祁镇并不干预。

  当时,朱祁镇不干预,并不代表,中枢没有其他人发言了。内阁里面已经或多或少表明了这一点。倒不是李贤他们不识大体。

  而是战事消耗从来是相当大的。

  正统二十六年年底,户部汇帐,已经明确指出,正统二十六年这个财政年之中,开支最大的一笔,就是是征南军的军费。

  奏报在五百万两上下。

  朝廷不至于开支不起,但是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一点表现在前线的战绩上,就有一点说不过去了。

  这种风声也压在郭登身上。

  而且郭登在广西这一年多,也明白一件事情。

  安南之战,决计是一场血战,甚至要比与瓦刺之战,要残酷的多。

  无他,如果单单比人口数量,安南人口要在瓦刺之上,安南的内部团结,抵抗意志要远远超过了蒙古人。

  大体上来说,农耕民族都比游牧民族更坚韧。

  郭登心中的犹豫,也正是明白这一点。

  安南数千里江山,今后两年恐怕要爱血水里面泡着了。

  但是那又如何?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就在郭登出镇南关,列阵于谅山之北。

  这一次安南人准备虽然充足,但是明军准备也很充足。

  就在郭登出战的同时。

  大量的粮草辎重,从桂林柳州太平府,以及梧州浔州南宁两道交通线源源不断送到前线来。

  几乎整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