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节 跨越光速_英仙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体。

  五分钟后,当船员穿好太空战斗服后,并就近用安全带把自己固定好后,便向舰桥传递一个准备完毕信号。但舰长冯·姜子钺上尉仍然要求语音确认:“所有人员按编号报告准备情况!”

  二十六名船员一一向舰长汇报后,冯·姜子钺接着下令:“四分钟准备,检查所有准备情况!计算安全节点!”

  大副迪特里希中尉立即调动所有船舱监控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扫瞄,找出不符合超光速飞行的船内摆设。超光速航行过程中绝不允许船内出现什么乱飞的物品。飘浮乱飞物品虽然只会使飞船稳定性出现轻微的变化,却能让处于超光速“曲速泡”中的飞船产生致命的飞行事故。

  同时领航官阿扎伊加少尉启动航线计算程序,根据已知的星际物质分布,和超光速航行的安全要求计算出“齐格飞”在前往光年之外太极行星路上,应该避开的危险区域和脱离超光速状态进行重新定向加速的具体坐标。

  超光速飞行已经实现了几百年,但其技术与原理仍然没有多大变化。

  早在二十世纪末,一位叫米格尔·阿库别瑞(MiguelAlcubierre)的墨西哥物理学家就提出利用空间扭曲(Spacewarp)实现超光速,并形成一个理论上的阿库别瑞引擎(AlcubierreDrive,也称“曲速引擎”Warpdrive)。

  阿库别瑞提出了波动方式展延空间,导致航行器前方的空间收缩而后方的空间扩张,前后所连成的轴向即为船想要航行的方向。船在这个区间内乘著波动前进,这区间称为“曲速泡”,是一段平坦时空。飞船在曲速泡内并不真的在移动,而是由曲速泡带著船走。这是一种遵守广义相对论的超光速理论。

  这种波动方式就是通过缩短空间来达成超光速——就像汽车已经无法再加速(光速不可超越),但可以把路程压缩(压缩空间)来达到减少时间的目的(超光速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星际航行的时间)——当然,这种比方并不具备现实性。

  它并非推动飞船真地跨越了光速,只是使其在两个目的地之间耗费的时间等于超光速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当时科学家们并不知道怎么引发出这样的波动,或是一旦引发了,船要怎么离开它。

  直到二十四世纪,随之量子理论进一步完善、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的突破、反物质粒子大规模生产的实现、核聚变反应堆技术的成熟、超导技术大规模应用、阿库别瑞引擎技术的研发……这无数尖端科学与技术的成功,使困扰着阿库别瑞引擎的一系列问题,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从理论上和技术应用被逐个击破。

  阿库别瑞引擎从理论走上了图纸、飞进了太空。

  二十四世纪初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