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八章:兵不血刃 下_抗战虎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尝试。针对晋军久不作战养成的素质低劣、意识陈旧的恶习,为今后的发展计,商震于短期内在归绥创建绥远军事政治学校。自兼校长。学校首期招生200余名。

  北伐完成后,他以为各派势力均已统一于蒋中正的大旗之下,服从中央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河北省主席任上,商震开始表现出与阎锡山的离心倾向:先是把原绥远军事政治学校迁到北平黄寺,易名为河北军事政治学校,高薪聘请学有专长者任教。

  扩大招生;又在南苑成立一个教导师,培训军队中的骨干力量;还开办了党务训练所和训政学院,进行干部准备。

  同时,他还通过张雪亮秘密购买了一批枪械,积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自己成立一个师。

  然而,商震的做法相对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显得有些幼稚。他没有看到蒋的统一只是表面上的,只是各派政治势力在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蒋不会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各势力集团的相对独立性。

  在这种局面下,他的河北省主席实质上是阎锡山在各集团的政治争斗中分得的一杯羹,也就是说仍然属于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对于他的独立企图阎锡山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就在商震陶醉于摆脱阎锡山羁绊的美好前景之中的时候,1929年8月10日,一纸“调令”把他由河北省主席变成了山西省主席。

  调商震改任山西省主席是阎锡山使出的一个撒手锏,不动声色地把商震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使商震过去一个时期的努力完全化为泡影。

  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成为阎商关系的转折点,心中芥蒂要说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在河北苦心经营一年有余,政治、军事、经济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突如其来的调动,商震却只有俯首就范的份,阎锡山的能量与影响,确实不可低估。

  回到山西后的商震虽然仍为省主席,但一开始就陷入有职无权的困境之中,所要做的只有“盖盖图章陪陪客”。

  直到数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于历史的变化,自从西北五省以及平津、保定沧州为张兴汉所占领后。

  为抵御张兴汉的东北军可能的进攻,阎锡山重新开始启用商震,毕竟第三二十军中大部分将官都是忠于商震的旧部。

  这股力量,也不能忽视。

  再加上蒋委员长,张雪亮从中提拔支持,商震仍兼任第三十二军的军长一职,所部兵力较之前已有所扩充。

  东北军南下攻华北、山西。

  阎锡山在军事上的部署也是打了小算盘的,无论他商震心里是倾向于南京还是太原,那都不可避免的要与东北军一战。

  所以,阎锡山就和心腹杨爱源商量,以商震所部为主,正太铁路护路部队若干个师为辅,坚守石门至井陉关一带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