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筹谋(2)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T65步枪弹被定为北约标准步枪弹,也就是步枪弹;英国人执拗了一阵子(主要是工党政府),但最终考虑到西方盟国的步调一致,放弃了.280英寸步枪弹,也改用步枪弹,由此北约错过了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历史契机,在50年代继续使用传统的大威力步枪弹。

  当时北约国家主流的三种步枪——美国M14步枪、比利时FNFAL步枪、西德G3步枪都使用这一口径,普遍存在后坐力过大,连发射击很难操控的问题,所以美国大部分M14干脆用快慢机锁取代了单连发选择杆,锁定在单发状态,英国的L1A1(英国生产的FAL步枪)也取消了连发,只能单发射击。

  这么一折腾的后果是,步兵班火力密度与二战时期相比提高不大(虽然公制版本的FAL和西德的G3保留了连发功能,但是因为弹后坐力太大,短点射很难操控,很不实用,而对美国来说,用锁定在半自动状态的M14取代M1,几乎没有提高),步兵分队轻武器体系明显落后于苏联。

  六十年代越战期间,美军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M14在丛林里被中间型步枪弹的AK打出翔,赶忙的换上了还没完全准备好的M16,即便是期初因为可靠性问题差评连连。但改良成M16A1之后,小口径潮流瞬间压爆中间型步枪弹,并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掀起的一股步枪小口径化热潮。

  因为M43中间威力步枪弹所有的优势,小口径步枪弹都有,甚至都超越了M43弹。

  1、论重量和体积,小口径步枪弹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携弹量更大。

  2、论后坐力,小口径步枪弹射击后坐力更小,连发射击枪口跳动更小,更稳。

  而且小口径步枪弹还有M43步枪弹没有的很多优点:它们弹道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更平直、更低伸,弹头危险界更大;高速飞行的弹头击中人体后更容易失稳,弹头破裂或者滚转,释放能量更加充分,致伤效果更强。

  雅尼克倒也想直接跳到小口径步枪弹,可小口径步枪的枪管长径比大而对加工精度要求高,子弹初速高而枪膛磨损快,这就对大大提高了枪管的加工的工艺和材料方面的技术难度。在二战时的加工精度,制造小口径枪及弹,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在战时体制下的生产,小口径步枪的制造效率和制造成本就难以满足超大产量的需要。

  加上小口径的出现是因为炮兵火力不断增强,不再需要步枪的远射作用;而在二战时期,炮兵火力并不强大,步枪的远射仍是仍是军队十分需要的性能;改成小口径,军队的火力大大减弱,只会输得更惨。

  小口径枪弹虽然有重量轻、射击精度高、携弹量高等优势,但也存在穿透力不足,有效射程外杀伤力锐减等不足之处。在时隔多年以后,军界再次重视起.62毫米口径子弹的优势,一些国家军队又重新拣起了毫米步枪。

  这种种原因下,雅尼克也不能放弃中间威力弹。先是用了二战德国的,后来又改成了毛子的,最后定为英国的.280英寸(7×43mm)中间威力步枪弹。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