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四章 爱尔兰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谁都能看得出来爱尔兰正蠢蠢欲动!

  毕竟这是他们摆脱英国独立的好机会,甚至还能抢回北爱尔兰。他们之所以高喊什么“中立”,都是说给英国人听的。一旦英国往北爱尔兰增派兵力,说不定爱尔兰会率先动手。

  可他们就是对爱尔兰束手无策,毕竟要有办法,爱尔兰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有总统的自由邦了虽然名义上还是英联邦的成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国家。

  “首相阁下,我觉得现在往北爱尔兰增派兵力是不明智的决定。这只会给爱尔兰动兵的借口,如果我们来硬的,那只会便宜了德国人。”

  丘吉尔皱着眉头问道。“可万一爱尔兰人勾结德国人,德国人在爱尔兰登陆呢?”

  帝国总参谋长耸耸肩。“那到时候只能撤回北爱尔兰的兵力,全力守卫英格兰了。”

  丘吉尔思索了一下,有些不死心的问道。“没有别的办法?”

  “是的,没有别的办法。”帝国总参谋长深深的叹了口气。就算他们现在全力进攻爱尔兰,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控制住爱尔兰岛。到时候爱尔兰人就该载歌载舞欢迎德军登陆了……

  就在众人唉声叹气时收音机里的广播依旧在继续着,而内容则是英国高层都不愿提及的爱尔兰与英格兰的恩怨情仇。

  1845-1849年,爱尔兰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马铃薯瘟疫”。爱尔兰人赖以为生的食物马铃薯严重减产,很多地方甚至绝收,爱尔兰人遭遇了严重的饥荒。

  1845年的爱尔兰只依赖一种作物:马铃薯。150多万农业工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养家糊口,300万小耕种者主要都靠马铃薯维持生计,而有产阶级对马铃薯的消费也要比英国多得多。当歉收时,当然也是那些农村的穷人们承担的风险最大。

  1845年收到真菌灾害的收成是10月-11月,国家东部较为富庶的地区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从那里,病害向西部蔓延。整株整株的幼苗还没等到收获就腐烂了,家家户户一年的储备丧失殆尽。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依然笃信宗教,在那里,人们试图使天主教和地质学、植物学或经济学等新兴科学统一起来,像马铃薯病这样的灾害,反映了《圣经》中的饥荒观,只能引起带有宗教色彩的歧视言论。大部分的英国舆论都戴着宗教的有色眼镜去考虑问题:袭击爱尔兰的“灾害”是对奢侈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警告。更加极端的言论,把爱尔兰人正在遭受的灾难同他们的宗教“错误”联系到一起。对许多人而言,教训很明显:为了食用更富有营养的以谷物为主的食品,应当结束这种对马铃薯的“反常”依赖。

  1846年夏,马铃薯的匮乏超过了最悲观的预测。300万人到400万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