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成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从而一举把“乌龟壳”穿透。

  次口径穿甲弹按外形可分为线轴形和流线型两种。线轴形结构是把弹体的上、下定心部之间的金属部分尽量挖去,使弹体形如线轴,目的在于减轻弹重,在近距离上能显示穿甲能力较高的优点,但远距离时速度衰减很快。流线型结构的弹形较好,但比动能受到限制。

  为了对付更厚的装甲同时又能克服次口径穿甲弹存在的缺陷,又出现了脱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由飞行部分(弹体)和脱落部分(弹托、弹带等)组成。这种炮弹初膛之后就会把用于气密的部分抛除,只留下细长的次口径炮弹。

  虽然后世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大都是大口径滑膛炮(对于脱壳穿甲弹来说,膛线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拖累炮弹的稳定,并带来不必要的阻力),不过固执的英国人抱着他们的线膛炮不放,愣是研究出了线膛炮发射脱壳穿甲弹的方法。

  他们给脱壳穿甲弹装上了弹翼,四片弹翼成十字形排列在炮弹尾部。当炮弹初膛的时候,其巨大的动能会有一部分被转化成角动能,使得这种炮弹即便是使用滑膛炮发射,也能自旋获得稳定。如此设计的炮弹被称之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在后世,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成为了各国坦克最主要的装备之一,完全取代了传统穿甲弹的地位,成了坦克使用的坦克杀手。

  小阿尔弗雷德介绍道。“殿下,我们已经完成了75mm口径和88毫米口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研发,这种脱壳穿甲弹的性能远超现有普通普通穿甲弹。88毫米口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射穿2000米外200毫米均质垂直装甲。”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只是这种穿甲弹的造价有些偏高。”

  雅尼克满意的点点头。美军T26E4超级潘兴的炮塔正面装甲也才152毫米;斯大林2号装甲最厚处达到120毫米。也就是说德军88毫米坦克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击穿2000米外的这些坦克。

  当然,前提是得能命中。不过德国瞄准装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加上88毫米坦克炮优秀的弹道性能,还是有可能做到。

  至于造价问题,再高能高的过一辆坦克的价钱?

  转了一圈后雅尼克问道。“105毫米坦克炮的有什么进展?”

  小阿尔弗雷德恭声道。“殿下,研发进展很顺利。大概一年时间便可以完成投入实战。”

  “很好。”原时空的L7线膛炮可谓是经久不衰,作为一门在50年代末期研究出来的坦克炮,五十多年后也没有完全被淘汰。最主要原因便是其火力,最早配用的脱壳穿甲弹(APDS)的穿深轻松突破300毫米,不仅能够轻松击穿五对轮,对付号称无敌铁乌龟的IS-3重型坦克也是不在话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