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章 中东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作者是一个研究纳兹的历史学家,父母都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本人在法国一个天主教道院里才得以生存。

  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教宗对德国有所偏爱,而这种偏爱并未因纳兹制度的性质而有所减弱”。

  此书一出,造成了很大社会舆论,迫于压力,1964年教宗保罗六世下令整理编辑二战时期的教廷文献,尽管编辑整理了11卷档案,还是有人对其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疑问。

  在梵蒂冈陆续出版其文献集的同时,争论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一些列的著作相继问世。

  如《庇护十二世的沉没》、《天主教会与纳兹德国》、《黑色安息日》等著作,大量证据表明庇护十二世与德国纳兹狼狈为奸,而纳兹也投桃报李,作为沉默的报答,为了保护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胁,不惜牺牲半数犹大人的生命。

  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与梵蒂冈》、《我们铭记不忘:关于大屠杀的反省》中都指出:庇护十二世并非冷酷无情,他是一个有温度、有人性、负有同情心的人,对于战争他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并指出二战期间救了80多万的犹太人。

  直到后世争论仍在继续,关于教宗在二战期间的行为仍没有一个清楚的定论。

  不管怎么话说现在这位庇护十二世的发言还是取得了不小的反响。美国人大部分都是信教的,而且天主教占不小的比例,既然教宗都这么说了,虔诚的信徒们只能把不满的情绪压在心底,按照教宗的吩咐,尽可能的给予这些难民帮助。不过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喂不饱的白眼狼。

  庇护十二世还呼吁世界放下纷争,和平共处。

  德国外交部门随后发表声明称德国是非常热爱和平的,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日后长久的和平,你看现在欧洲多和平。并表示如果美国想停止战争行为的话德国是很乐意跟美国进行谈判的。

  美国人半信半疑的让驻瑞士的大使跟德国人接触一下,美国第一个要求便是兑换国库里的那些欧洲外汇,德国大使表示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他们是不会回收一堆废纸的,真想让他们回收,只能按废纸的价格,一吨外汇给个几美元。

  美国大使强忍住掀翻桌子的冲动,提出了第二个要求,就是归还欧洲境内被查封的美国企业和被冻结的资金;德国大使表示那些都已经被人分瓜了,想要拿回来得经过一番繁琐的程序,这个程序恐怕得要走个三五十年。

  美国大使气的摔门离去,美国人这才反应过来德国人并不是要真心谈判,而是一种宣传战的手段而已。

  就在德国和美国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按照之前的约定,外约旦的国王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带领自己的国民举国搬迁,开开心心的迁往汉志的麦加。

  沙特的那些产油区自然也全部落入德国手中,也就不用谈什么三七分成或二八分成了,现在十成都是德国人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