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二章 油田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

  万幸的是伊朗边界的地形不利于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展开,他们施展不出那可怕的闪电战。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斯大林起身走到地图前,敲了敲地图上的某一处。“看来我们得加快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开发了。”

  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在伏尔加河中游同乌拉尔山脉之间,总面积70万平方公里。

  因为石油储量仅次于巴库油田,所以又被叫做第二巴库。

  这里的历史同样悠久,早在十八世纪就发现油苗,但是却一直到了1929年才开始工业开发。而且之前因为巴库油田已经足以支撑起苏维埃的石油需求,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开发进度有些滞后,甚至可以说是不毛之地。

  原时空中,这里也是在二战期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一直到了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间,才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

  “贝利亚,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这里建设成超过巴库的油田?”虽然斯大林早就想到了办法,不过身为领导者,这种事自然不好亲自开口。

  贝利亚不假思索道。“斯大林同志,如果用普通工人的话进度肯定快不了,不过我们有很多‘特殊劳动力’。”

  确实“很多”,苏联在那可怕的大运动中究竟抓捕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关押了多少人,流放了多少人,一直到后世都没有准确的记载和答案,这成为20世纪一大历史谜案。

  后世有位叫德.安.沃尔科戈诺夫的俄罗斯人提出了一个说法。

  此人曾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是当时少数能够看到最机密档案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在1989年出版的著作《斯大林:胜利与悲剧》中,有多处涉及斯大林时期镇压的人数和规模。据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统计数字等比较权威的资料分析,在1937和1938年这悲惨的两年里,大约有350-45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60-80万人是判了死刑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对被镇压者的人数作一个保守的估计。”沃尔科戈诺夫说:“我有许多文献,它们似乎可以间接地证明,350-450万受害者的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1991年6月,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公布了一个数字:1920年到1953年,苏联约有42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受到镇压的。作为官方说法,无论是资料来源还是调查结果,均有一定可信度,但统计显然不够全面。沃尔科戈诺夫认为,有相当多的人并没有被“法庭”判处死刑,而是后来在劳改营和监狱中不明不白地死去的,这些人都没有纳入官方的统计范围。

  这些人可是相当不错的劳动力,不需要发薪水,饿死累死冻死也不需要抚恤金,苏联已经多次将这些人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而所有的政绩自然都算在斯大林身上。

  斯大林满意的点头道。“是该让他们为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了,这件事你去负责。”

  “是!保证完成任务!”贝利亚刚要离开,斯大林又叮嘱了一句。“为保险起见,在巴库油田安放炸药。”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