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格鲁吉亚(15)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两座炮台陆续完工,割据南北,这便是30号和35号海防炮台。其中30号炮台便是高尔基1号炮台,35号炮台是高尔基2号炮台。

  30号炮台把守北方起自卢库勒斯角的广阔扇面,35号炮台则控制从赫尔松涅斯角到暴烈角的南方扇面,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前面的广阔的水域里。

  这两座炮台分别装配了二联装Mb-2-12型双联炮塔,弹药供给采用地下铁轨运输,这座305毫米巨炮的射程甚至可达44公里,地面仅仅露出了装甲厚达406毫米的巨型炮塔,另外还配备有3门高炮,4挺高射机枪以及5座重机枪堡垒,与其周边的防御工事构成了一套密不透风的防御体系。集结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不仅可以北上乌克兰,还能派遣舰艇飞机袭击罗马尼亚港口和油田,威胁德军后勤补给线。

  德国海军想要在黑海里肆无忌惮地航行,那就必须要摧毁苏联黑海舰队,也包括舰队的基地,这里的岸防炮阵地,就是他们要干掉的重点。

  原时空的1941年10月,德军在进攻莫斯科战役的同时,另行组建第11集团军,由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目的是消灭集结于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重兵集团,夺取整个克里米亚,确保南方战线的稳定。新成立的第11集团军下辖两个德国步兵军和一个罗马尼亚山地军,总兵力约35万人,拥有100多辆坦克、700多门火炮和一批重型迫击炮,他们还得到里希特霍芬指挥的第8航空队的全力支援,后者掌握着黑海的制空权。

  1941年11月初,苏军组建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指挥部,开战之初,塞城的苏联守军有万人,配备火炮350门、舰艇37艘和若干坦克,后来又有大批军队经海路加强到防御力量。苏联南方面军下属的黑海舰队,独立滨海集团军,第51集团军的约23个师及配属分队,约27万余人。

  苏军围绕塞瓦斯托波尔建立三道防线,后来为便于指挥,防线又调整为四个防御地境,每个防御地境分成前沿防区、主要防区和后方防区等三部分,能够持久抵抗。苏军设在塞城外围的“斯大林”、“西伯利亚”、“高尔基-I号”等炮台都配备了305毫米口径的巨炮,炮台外层都用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整个包裹起来,炮台下面有三层混凝土隔层。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

  此次战役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军司令曼施泰因上将深知要塞防御力之强,为了确保攻击成功,经缜密策划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设备“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