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二章 德苏战争(19)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箭都脱胎于弹道导弹。比如苏联同一种火箭分别在1957年8月和10月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送上天,苏联的第一枚洲际导弹SS-6因为作战效能低下,很快就退役改用于航天发射;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丘比特C型运载火箭源自“红石”中程导弹,“雷神”、“大力神”、“宇宙神”等导弹退役后都变成了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各种航天器。

  后来随着弹道导弹开始采用更便捷作战效能更好的固体推进剂,早期火箭军民不分军民通用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航天发射因为更注重推力,所以继续使用液体推进剂。

  “殿下,我们已经研制成功射程达50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射程1500公里的中程导弹,5000公里的远程导弹和12000公里的洲际导弹。”

  后世按照射程将弹道导弹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国际上的通行惯例是:射程8000km以上属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3000到8000km属于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在1000到3000km属于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在1000KM以下属于短程弹道导弹。

  “不过5000公里的远程导弹和12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暂时不具备实战价值。它们的造价过于昂贵不说,精度误差能达到几公里。”

  这也在雅尼克的预料之中,惯性制导受陀螺仪精度影响,其工作时间越长误差越大。

  这时安妮走过来禀报了一件事。“殿下,东线克鲁格司令来电,包围圈里的俄罗斯族部队要投降,问您要怎么处置?”

  “这些俄罗斯人要投降?”雅尼克不禁陷入了沉思。

  二战时期对于英法美的战俘,德军基本能按照日内瓦公约进行对待,给吃给喝。只要没有遇到德军看守是个心理存在问题的变态,那么一般不会有事。而且对于军官战俘德军也给与优待,他们不用去强制劳动,即使是普通的军官也是如此。不过到了二战后期,德国受到盟军的轰炸各种资源变得很紧张,自己没有多少食物供应,更不可能让战俘们吃饱吃好了。

  但在东线德军就是另一个态度,苏德双方都杀红了眼,对待对方的战俘更是如此。德国以苏联没有签订日内瓦公约为理由,根本就没打算养他们,苏军的待遇可不是差了一个档次。英美战俘对德军折磨苏联战俘也看不下去了,为此提出抗议,结果被德军军官反呛。谁叫他们不加入日内瓦公约?

  事实上斯大林对待德军战俘也好不到哪去,仅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就任由十几万德军战俘冻死、俄死大半后,才将剩余战俘送到西伯利亚集中营去做苦力。

  说不定这也是德军折磨苏军战俘的动因之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或战友被俘后的命运,才会报复性地对待苏军战俘。

  可以说二战中的苏军作战英勇,很大程度上源于“没有退路”。苏军战士明白被俘后不但有国内的一些政策做惩罚,就算落到敌人手里也不会善终,只能选择拼命抵抗。严苛的环境激发了苏军将士的战斗力,这是苏联反败为胜的一大保障。

  如果能给他们正常的战俘待遇,会不会有所不同?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