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三章 德苏战争(95)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脸皮问将军要签名。

  而在东线战场上,德军对苏军也使用了同样的伎俩,但造成的威胁远没有西线战场那么深,因为苏军的能轻松鉴别德军特种部队。

  有两种简单办法,一种前线苏军普遍使用,另一种严格保密,只限内务部相关人员掌握。

  前一种便是辨口音。俄语非常有特点,那就是卷舌音非常多,而且有的音节难度系数还很高。要掌握俄语弹舌音,天赋好的数月,差的数年,再差的终生无缘。虽然德语中也有弹舌音,但其弹舌时的舌头震动幅度与频率与俄语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于是乎,前线苏军甄别德军特种部队,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对方发一个俄语单词“多若嘎”,这个“多”是个弹舌音,德国人弹舌不够,仅能发出“塔若嘎”,德军特种部队就这么原形毕露了。

  ————

  当然,这种办法也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对渗入到苏联腹地执行重要任务的特工人员,是百里挑一、精心筛选出来的,在德军中也有少数人有青少年时期在沙皇俄国或苏联生活过的经历,也能说一口地道的俄语。

  在后方有苏军的检查哨,每当过关时都统一收上证件查看,很快就能辩别出谁是间谍,无一人漏网,工作效率之高可谓无与伦比。按说德国工业比苏联先进,苏军证件德国都能伪造的真假难辨,苏联人是怎么做到一眼就分辨的?

  问题就出在证件使用的订书针上。

  苏军使用的订书钉都是粗钢制造的,往往很短时间就会生锈。而德国使用的是不锈钢制造的,二者在新制作出来外观无差异,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真正的苏联证件上的订书针会有锈迹,而德国伪造的没有。悲摧的德军特工被这小小的细节出卖,被抓时一头雾水。而这个小细节当时却被当作最高秘密,只让苏军内务部人员知晓。

  而这时空在雅尼克的指点下这些致命的问题都得到了改善,渗入的德军特种部队真正做到了真假难辨。加上这时空没有西线的盟军,渗入苏联的特种人员数量更多,造成的破坏性也更大。

  莫斯科的贝利亚最近被各地传来的消息弄的焦头烂额。都是些内务部枪决了某某军官家属,或者比他们先一步带走需要处决的人员家属等等;总之就是苏联各地出现了另一支内务部部队。

  “谁有办法能分辨这些假冒的德国人?”他自然也懂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集结了一群手下商议对策。目前最紧要的便是找出能迅速分辨这些假内务部人员的办法并推广开来。

  可一时之间谁也拿不出什么好的主意。

  因为这些“内务部人员”就算做出再过分的行为,也没人敢质疑他们的身份。毕竟内务部可以说是斯大林手里的一条猎犬,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么?

  要解决这些麻烦除非是撤销内务部这个部门,可撤销内务部后还会重新组建类似的部门,不管是左务部还是右务部,德国人照旧会冒充他们,给他门添堵。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