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二零章 先拔头筹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战斗太激烈了,士兵们的气势太猛了,根本不可能做出调整。

  战线几次交错往来之后,前列的盾手已经死伤殆尽。连矛戈手也已经伤亡过半,手持刀斧的短兵已经出现在了阵前,开始了更加激烈且血腥的搏杀。

  冲轭阵跟x阵型差不多,但分布在左右的四翼并非是呈长条形分布的,实际上。这个阵型更像是麻将里的五饼,是由五个巨大的方阵构成的。

  而王羽摆出的偃月阵,阵列则如弯月一般,中军厚重,两翼有尖,整个阵列呈半弧形。

  曹军的中军靠后,所以。两军最先接触的是两翼,青州军右翼的月牙,像是一柄弯刀似的,恶狠狠的砍在了夏侯渊统率的方阵上。把自身崩碎的同时,也将敌军的方阵砸了个稀里哗啦。

  如果按照正常的部署,冲轭阵的两翼除了与两翼之地对战之外,还有策应中军的作用。夏侯渊的右翼共有五千步卒。排成了几个批次,按照他的统率力。就算两面对敌,应该也是绰绰有余。

  然而,当激战展开后,他突然发现,他的五千大军,竟然在转眼之间,就有一大半都被卷入战团了。

  在阵列战当中,短兵相接,应该是倒数第三个环节。再进一步演变的话,就会变成全面的混战。如果到了那个地步,将领就基本上失去作用了。混战是没法指挥的,只有分出胜负的之后,才会结束,进而演变成溃逃与追杀。

  百忙之中,夏侯渊转头望向中军和右翼。他想知道,面对青州军蛮不讲理的攻势,以及因此而来的混乱局面,主公有没有什么应对之法。

  同时,他也在担心右翼的安全。冀州军最能打的部队在界桥之战后,被袁绍补充了新兵,然后一分为二,一部分由麹义、张颌率领,攻略平原;另一部分集中在邺城,掌控在他自己手中。

  高览、吕旷这些人的部队,都是龙凑打了败仗后,紧急集结起来的郡兵,装备倒还不错,可战斗力却很一般。

  而夏侯渊的当面之敌,并非敌军的主力,而是幽州军。

  幽州步卒最初也是由各地郡兵集结而成,战斗力很值得商榷。

  不过,在龙凑之战后,幽州步卒用缴获的辎重换了装备,战斗力顿时上了一个台阶;从界桥之战开始,幽州步卒大大小小的也打了好几仗了,军力在攻打清河、安平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扩充,已是今非昔比了。

  所以,尽管夏侯渊麾下都是转战兖、豫的悍卒,但依然无法取得优势,甚至还有被压制的倾向,至少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他这边的形势都是这样,偃月阵的大将本阵通常都在月牙内凹的底部,而非中军,是最适合兵强将勇的军队使用的阵型。

  现在看来,王羽应该不在他所在的这一边,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左翼!

  左翼的冀州军本来就居于弱势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