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偷梁换柱(第三更,求票)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荷这话一出口,李世民立刻来了兴趣。

  关中缺盐,当日杜荷一说青海有盐田后,他立刻就派人前去核实。不久前,得到消息,确认了杜荷所言不假,而且派去的专家更是将青海盐田誉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多的陆地盐田。只要开发起来,关中这数百万人口将免去少盐困苦。大唐也无需千里迢迢的从江南一代万里运盐。

  得到此消息,李世民当即决定青海一地,非取不可。为了大唐,哪怕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

  但大唐的重心终究在开拓丝绸之路上,而且青海已经属于高原区域,有高原反应,在地利上唐军将会处于很大的劣势,这能不发动战争自是不发动的好。

  以目前情况,只要吐蕃能够割让青海,李世民已经相当满足了。

  但杜荷却说能让吐蕃在割地之余,还能让他们向自己进贡,实在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他了解杜荷,知他既然开了这个口,一定已经有锦囊妙计了,故而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杜荷自信一笑:“利用禄东赞,禄东赞贵为吐蕃大相,地位如同汉之张良,蜀之诸葛亮,他一句话抵得上我们千百倍,若他同意割让青海,同意向我大唐进贡,此事必成。”

  “这是什么计策!!”李世民眉头挑了挑,不以为然道:“禄东赞之才,朕也深知,但他对于吐蕃忠心耿耿。不论受到什么威胁都不会做出不利于吐蕃的事情……”

  “这点小子自然知道,但有些事情是他无法控制的!”杜荷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说明他的办法,只是道:“要想计策成功,必需要有精于吐蕃文字的人,而且最好还能够模仿他人的笔迹!只要有此人物,事情必成。”

  李世民犹豫片刻,也便笑道:“让你一试,也是无妨!你要的人,朕有。我大唐人才济济,弘文馆直学士里有一个叫陈文的,从事吐蕃文事,精通吐蕃文字。模仿他人的笔迹只要给他一定时间,相信不难做到。”

  杜荷大喜笑道:“那李叔叔你就等好消息吧!先宣钦陵进来!”

  钦陵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小伙子,身形壮硕英气勃勃,但他这前脚一走进大殿,便不顾礼法的,一把鼻子一把泪地哭叫了起来,声音闻去,甚是凄惨。

  “天可汗陛下,钦陵自幼丧母,全赖阿爹亲手养大,父恩之重,有天山之高。恳求陛下念钦陵一片孝心,就让钦陵见阿爹一面,行礼问安吧!”

  他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脑门都磕出了血印。

  杜荷长叹了一声,道:“李叔叔,我大唐向来以遵从百行孝为先,禄东赞有大过,可钦陵孝心无罪,让他见一见禄东赞也是无妨。但为了防止我大唐军事机密的泄露,他们交谈时,必需有人看守,而且不可说吐蕃话。若他有违背,我大唐有权将他扣下,如禄东赞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