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两墓分明_摘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皇孙明事理之后就越来越恨,甚至明知自己被李大将军当成了傀儡皇帝,比起恨李渊,他还是要怨恨爷爷,这股恨意一直持续到这位小皇孙离世。

  函夏人都有入土为安的说法,但也讲究个入土前心安,这就好比李天文和闫家成那两位玉品收藏家,虽说被赵仓明和背后的势力利用了,可自己何尝没有与彼此化干戈为玉帛的心思?

  杨侑带着怨气被李家下葬庄陵,传闻江湖数十年没有盗墓的野耗子,也对,这位小皇孙含怨下葬几乎是路人皆知,野耗子也有野耗子不进怨陵、不惹晦气的忌讳。

  二是几十年前,隋恭帝的封土墓西边出现了明显的盗洞,当地有老人曾说,盗洞出现后没几个月,陵墓附近就有一个疯子一直神神叨叨地打转,转悠了好几个月,最后不知死在了何处。

  按照那位主编的说法,怨气怨气,有怨聚气,聚而不散,破即染身。

  夜执阳当时笑问主编,这种说法老师也相信?

  主编答言他不相信,可乾县文物局对这事儿,对庄陵都没有个具体说法,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话,他也就顺口提两句。

  至于说大唐懿宗的简陵为什么与大隋恭帝的庄陵是截然不同的对立面,就不得不说这位皇帝的昏庸无道了,用十六字来概括就是:游宴无度、任相不明、好大喜功、信佛入邪。

  传闻大唐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酒,这位天子还爱乐成性,整天带着一群乐工优伶四处转悠,只要听得高兴,对这些乐队随从就是上千贯钱的赏赐。

  有这么一句诗: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就是对这种荒诞皇态的最佳嘲弄。

  这位大唐皇帝要说不理政事,换宰相倒是挺勤快,在位十四年,足足换了二十一位宰相,奈何这些家伙都是些尸位素餐的主。

  懿宗有个宰相叫路岩,这家伙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奢肆不法,还把政事委托给亲信属下,有位还算实诚的官员向懿宗报告说,如果抄了那位宰相亲信的家,搜出来的财富佐助大唐两年的军饷,结果却是被懿宗痛斥了一番,自此,再也没有人给这位皇帝进过谏。

  好大喜功从这位皇帝的尊号就可以看出来。

  尊号说白了就是为皇帝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全国颁布诏书,举行大赦,可这位上朝都得听着音乐的天子竟给自己一个‘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的尊号,就比大唐玄宗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少了两个字。

  可要说政绩,夜执阳琢磨着,这位皇帝要是唐玄宗提鞋,恐怕能被活活踹死。

  最后要说的信佛入邪,大唐武宗灭佛后,这位信佛天子像是暴发户一样,开启了报复性的倡佛活动。

  在位期间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宫城内外大规模的法会道场不知办了多少次,最鼎盛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这位大唐天子也没有落下。

  千年之后,长安别墅这间静谧的书房中,夜执阳回忆起大唐懿宗的事迹,恍惚叹息。

  单论一个人,要说他奢侈无度,其实并不能断定这个人的好坏,可这人要是位皇帝,那就罄竹难书了。

  在位十四年,这位天子驾崩后,葬于简陵。

  简陵?

  一生都在享受荣华富贵,下葬陵墓岂能朴实无华?

  不说夜执阳还没有考证这座大唐皇陵,用脚指头想,懿宗死后,墓内没那成山成海的佛物,乐器和美酒陪葬,他在下面能睡得着?

  偏偏,庄陵生怨都能被盗,豪气简陵却从未传出被盗的消息。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