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梁爱民这个共同的熟人,何平和秦拥军两人很快就熟识了起来。

  上火车的时候是晚上,何平和秦拥军聊到十点多就睡着了。

  何平再醒过来的时候火车已经过了山海关,还没到早上六点。有秦拥军在包厢里,何平放心的去洗了把脸,还给秦拥军打了点热水回来。

  “何平起的挺早啊。”秦拥军在何平洗漱回来后才醒。

  “习惯了,来,喝点热水。”

  “谢谢。”秦拥军喝了一口热水,“这上岁数了,一坐火车就乏的厉害。”

  “正常,坐火车这东西熬人。”

  何平本来是打算去餐车吃饭的,但见秦拥军起来之后就吃着自己带的鸡蛋和花卷,他便也掏出昨天在火车站买的食物。

  昨天晚上聊天的时候,秦拥军问起何平发表过的作品,何平也没有掩饰,大大方方的说了,所以秦拥军是知道何平的经济条件的。

  “不上餐车吃点?”

  “早上对付一口就行。”

  两人囫囵吃完早餐,也没有别的事做,期间与秦拥军一同出差的下属还过来邀请秦拥军一起到餐车吃饭。

  秦拥军谢绝了两人的好意,跟何平在包厢里聊天。

  经过一晚上加一上午的熟悉,何平大致摸准了秦拥军的脾性。

  “秦叔,你说这次要上沪上去引进设备开展包装业务,是已经规划好要做什么了么?”

  秦拥军听完何平的问题,叹了一句:“哪里有什么规划,瞎猫碰死耗子罢了。”

  “这是怎么说的?”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别看我们凸版印刷印的都是礼券、邮票以及商业性信誉凭证或文具之类的产品,但实际上制版费昂贵,印刷费也贵,我们的生产只是在勉强维持,一些真正的好业务比如钞票、股票之类的业务,上面又不可能给我们这些单位,所以我们凸版印刷厂这几年的效益是一年不如一年。

  我这次去沪上是听说有法兰克福的客商来沪上考察,准备建立一条自动纸浆模塑生产线。如果沪上跟法兰克福的谈判成了,那么他们的包装生产线就要淘汰,我这次来就是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买到他们淘汰的生产线。”

  纸浆模塑?

  何平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从名字也能大概猜出这种产品的性质,貌似非常符合养鸡场的需要啊。

  “秦叔,您说的这东西是不是可以做成鸡蛋包装啊?”

  “鸡蛋包装?”秦拥军没见过这种东西,何平就给他简单描述了一下。

  “你说的这种东西正合适啊,纸浆模塑用来做这种东西再合适不过了。”

  原来国内到现在还没有这种生产线啊,何平一直以为这种东西很早就有了。其实纸浆模塑生产线的历史在国外发展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只是国内由于封闭的原因,在这方面还没有发展起来。

  何平之前一直打听鸡蛋托这种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