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吕得水》发表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四叔多少年干的都是粗糙的农村土方、砖瓦房,真要干传统的中式建筑,还得请个像他师傅这样真正的老把式来把个脉。

  “好,反正这事我就交给你了,五一之前能完事不?”

  刘四叔叫苦道:“五一?你要我命啊,你这连房带院一亩地,还是按以前的老房子弄,至少也得一年时间啊!”

  “别啊,四叔。我赶着结婚呢,要钱要人你说话,只要能干完就行。”何平痛快的说道。

  刘四叔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行,绝对不行。你这房子要想盖好,里面的精细活太多了,我不能干糊弄活。”

  何平见刘四叔说的斩钉截铁,只好说:“那你尽快吧。”

  同时心里暗暗自责,前段时间为了南山的事忽略了这件事,应该早点干的。

  尽管心里后悔,但何平知道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既然刘四叔说了需要一年的时间,那肯定是有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四叔,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你先跟你师傅商量一下,给我出个图让我看看。看完图没问题,咱就备料开工。”

  “成,我回去就办。”刘四叔痛快的答应道。

  何平和刘四叔看完宅基地回到了韩屯,小柱儿对他说:“爸,阚叔叔过来给你送东西了。”

  说完把东西递给他,何平一看,是《人民文学》编辑部寄来的的发表《吕得水》的样书,还有稿费单。

  经过《福贵》的发酵,何平现在也算是《人民文学》的当家作者了,稿费标准提高到了千字15元。

  《吕得水》全文5万3千余字,何平获得了810块的稿费。

  这点钱何平现在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吕得水》的发表还是让他挺高兴的。这篇小说参照的是后世的电影《驴得水》,可文章却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能够发表在《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上,起码证明了自己的文字功力是受到认可的。

  与样书、稿费单一起来的,还有王抚大姐的一封信。

  王抚大姐在信中说《吕得水》写的非常好,虽然风格与《福贵》迥然不同,但充满了荒诞和黑色幽默,是近年来不可得多的好作品,编辑部的同仁们拜读之后一致同意发表。

  而且“人名”三部曲的想法非常有创意,前两部小说的质量非常高,希望何平能够尽快完成第三部作品的创作,让她可以先睹为快。

  另外还说《福贵》卖的非常好,出版社再次加印了一百万册,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销售一空。

  在信的最后,王抚大姐邀请何平到北京参加编辑部主办的青年作家座谈会。

  何平看完信冷笑了一声,当老子是傻子吗?什么青年作家座谈会,忽悠鬼呢。

  何平敢打包票,只要自己到了京城,一定会被这帮黑心的编辑关进招待所的小黑屋,大铁门一锁,不写完一部作品都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