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 解元人选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盛况推行预试之后,恐怕再难见到了。”

  乡试两位主考官,名义上并无高低主副之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按照资历更老的那个为主。

  周叙与王一宁同为永乐十六年进士,两人称得上是同年,实际年龄王一宁要稍长一岁,理论上应该以王一宁为主。

  不过在当年进士录取排名,周叙可是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一名的传胪,这点王一宁就比不上了。

  所以正统九年的这届顺天府乡试,两位主考官排名还是以周叙为尊。

  “是啊,如今号舍乡试不堪重负,引发了诸多隐患。预试小考推行之后,来年大比考生将会减少三成。”

  明英宗之所以推行预试制度,除了生员太多贡院将容纳不下之外,就是在正统三年顺天府乡试,贡院里面起了把大火。

  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很多考生的试卷被焚毁了,导致诸多士子抗议,不得已只能再次重考。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减少考生数量可谓势在必行。

  “文通,不知本届大比,你看好谁能夺取解元头衔?”

  考前猜测谁能取得魁首,几乎是考官们的惯例讨论了,这次同样也不例外。

  “京师国子监优贡生贺平彦,才华斐然,有解元之资。”

  王一宁也没有遮掩,直接说出了他心中的看好人选。

  这个贺平彦是保定府案首,精通文采被优选到国子监就读,王一宁机缘巧合之下指导过他的文章,对于学识水平有过深入的了解。所以认为不出意外,将成为顺天府解元的有力竞争者。

  “诸位同仁,你们呢?”

  周叙又问了几位同考官,想听听看他们心中的人选,这样在最终阅卷之时,也有一个具体取中方向。

  “下官曾见过昌平州生员公孙涵的文章,属实精彩。”

  “顺天府监生孙绍宗学识稳固,并且出身名门,希望很大。”

  “在下看好顺天生员马徵,书经功底扎实,家学渊源深厚。”

  听闻众人的推荐,周叙脸上只是带着淡淡笑意,并没有做出评价。

  因为这些生员他也有所耳闻,前两位确实以文采而扬名,至于后面这些,一个是外戚会昌伯孙忠之子,另外他女儿就是当今圣上嫡母,皇太后孙氏。

  另外一个是内阁大臣马愉之子。

  这两人都称得上背景深厚,如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打过招呼的关系户。

  “功叙兄,你呢?”

  看见周叙只是笑笑不说话,王一宁开口问了一句。

  顺天府乡试最终取中谁为解元,周叙占据着很大的决定权利,除非他取中人选遭到剩余几名考官一致反对,否则基本上他看好谁,解元之争就将尘埃落定。

  “等考完你就知道了。”

  周叙打了个哑迷,并没有说出心中人选。其实这个名字已然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沈忆宸。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