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 土木之变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的生存空间。

  听着阁部大臣的进言,皇太后孙氏心中依旧犹豫不决,她担心自己儿子会出意外,同样担忧沈忆宸这种人会趁势而起。

  “太后,国难当头,还请早下决断!”

  于谦等了一会儿见到孙太后没有出声,于是站了出来催促一句。

  京师剩余守备军,加上各府衙役都不足两万,你不让沈忆宸率军驰援,难道还想等着外地班军赴京吗?

  “太后,请早下决断!”

  “太后,事情从急,分秒必争啊!”

  文武大臣纷纷出列劝说,就连郕王朱祁钰,此刻都站起身来进言道:“母后,皇兄身处险境,当以社稷为重。”

  众意难违,孙太后缓缓站起身来,掀开面前的珠帘目光死死望着沈忆宸道:“哀家命你即刻率军驰援宣府,别忘了皇帝曾经对你的天恩圣眷!”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女人的直觉告诉孙太后,自己下达这道懿旨之后,大明江山将在未来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沈忆宸此子将权倾天下!

  但大势所趋,皇太后孙氏此刻没得选择,她只希望沈忆宸能铭记皇帝的恩情,恪守自己的臣子本分!

  “臣,领命!”

  沈忆宸躬身领命后,就告退走出华盖殿,快速奔向宫外准备召集大沽口的兵马。

  土木堡大概距离京师七十公里,大沽口到达京师的距离是一百三十公里左右,加起来换算成古代计量单位就是四百华里。

  根据明清史料记载,明末农民军的日急行军速度都能达到七十五华里,而正规军保持基本队形,并且在抵达目标点后还有战斗力情况下,能一日强行军百里,差不多就达到了极限。

  大沽口到通州这段路程,有运河相连可以走水运,速度相比较陆地行军要更快速些。

  但哪怕如此,沈忆宸率领大军最快抵达土木堡的时间,不会低于三日。

  而历史上朱祁镇亲征军崩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日!

  沈忆宸没有什么君为臣纲的想法,可以不在乎朱祁镇是否前去瓦刺留学。但二十多万明朝大军葬身漠北,加上九边烽燧防线被摧毁,对于大明王朝的打击跟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比如朝廷三足鼎立政治格局的崩坏,对于漠北辽东的掌控力下降,以及大明军政力量出现断层等等。

  如果说上面这些问题仅是战术上的失败,那么土木堡真正导致的战略上失败,是丧失了一个民族的勇武!

  土木堡之后,明帝国的战略从进攻全面转为防守,真正对应了“天子守国门”那句话,再也见不到马踏漠北的盛况,只剩下一次次消极防守跟被迫反击。

  另外勋戚子弟跟武将集团大量阵亡,以及宦官集团背锅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文官集团跟士族乡绅联合上位统治朝局。

  极端的重文轻武,消亡了汉民族的尚武精神,从最初的一汉抵五胡,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