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9 天下无双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嗣的想法,太上皇朱祁镇乃至于现在的太子朱见深,都毫无反抗能力。

  原因在于朝中大臣,已经没有正统朝时代的官员,而是属于景泰朝的天子门生!

  杨鸿泽的上疏衡量历史价值,是远远比不上沈忆宸的《寰宇通志》,却启奏到了朱祁钰的心坎上。他正想着该如可开启己巳年科举,《士子书》就送上门来了!

  只是杨鸿泽的这番举动出来,让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靖远伯王骥、会昌伯孙忠等一干勋戚大臣,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他。

  正统十三年戊辰科会试殿试被取消,应该早日恢复开科取士,他们这些朝廷老臣难道集体性遗忘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京师守卫战结束后这几个月时间里面,朝中勋戚大臣没有一人提及开科取士之事,就在于没人想要再明英宗朱祁镇回京前开启!

  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朝堂上的势力格局变化,就意味着他们这些老臣要面对效忠于朱祁钰的新星势力挑战,天然注定了将在不同阵营集团。

  另外想要获取复辟带来的从龙之功,压制新君在朝堂上发展势力,同样是一种必要手段。开科取士能拖就拖,最好把两届合二为一,三年后再说。

  杨鸿泽是文官集团的心腹,下一代朝中掌权的培养人选,他是知道勋戚大臣面对开科取士,选择沉默的背后缘由,结果却在正旦朝会上面,主动提及了此事。

  这不是相当于背叛了整個文官集团?

  要知道当初胡濙选择杨鸿泽这个寒门子弟,一是他恪守礼法属于传统理学儒生,不会出现下一个离经叛道的沈忆宸。另外一方面就在于,寒门子弟没有根基便于掌控,自己就算是告仕回乡,依然可以遥控朝中局势。

  此子,莫非生出反骨?

  还没等胡濙等人反应过来发生了何事,贺平彦随即站了出来附和道:“杨中堂言之有理,还请陛下早日开科举士,安天下士子之心!”

  单单一个杨鸿泽挑事,还在胡濙等人的接受范围,现在贺平彦站出来支持,就显得事情有些扑所迷离了。

  贺平彦可是吏部天官的外甥,从小混迹在官宦子弟群体中,还一度成为京师共兴社领袖。他的政治嗅觉,要远超杨鸿泽这种寒门子弟,是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反骨背叛之事。

  由此看来,《士子书》是杨鸿泽跟贺平彦两人商议好的,就为了在正旦朝会上向皇帝上疏!

  刹那间,胡濙脸上的神情就由诧异,变成了一种复杂深意,他已经明白了杨鸿泽跟贺平彦两人的用意。

  “杨爱卿跟贺爱卿所言甚是,开科取士为国取贤确实不能耽搁,那朕便顺应天下士子之心,早日举行己巳年大比!”

  “陛下圣明!”

  没有丝毫犹豫,贺平彦就高呼了一句,随即奉天殿内外文武百官,不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