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章 性命相托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部队已经在前几的作战中被消耗殆尽,几乎全都进了伤兵营;剩下还能作战的兵员要在今后的作战中充当骨干,不能再有损耗。如果再集中两万能战之士,万一不济,全军可能立刻土崩瓦解。赵括不敢再冒这个险,毕竟,他还有一个多月要坚持,不能再孤注一掷。——经过前段时间的作战,他已经明白,彻底清除秦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秦军共处就成了惟一选择。

  赵括表面上在眺望着远处的秦营,思绪却在快速的闪动。大帐内的沉闷感,以及由于人员众多而带来的污浊空气,都让他难于沉浸于思考中,眼前开阔的视野和清爽的空气,非常适宜他。

  要怎样才能熬过这一个来月的时间呢?一只能喝一碗清可鉴饶稀粥,而气也一凉似一,部队还能维持纪律和统一行动吗?还能有战斗力吗?还能维持士气吗?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对所有的问题选择“能”,至于如何才能,那就得靠他的努力了!

  他的视线又转回到白起所在的山包上。他自己也曾在那里设立过指挥台,看着赵军成千上万人冲向秦军营栅,冲向出来野战的秦军,填堑、堆土、弓箭掩护、盾牌遮挡,士兵们前赴后继,踏着鲜血和尸体前进、前进;但秦军就像一堵墙一样挡在前面,无论如何冲击都无法撼动;有好几次赵括感觉快要成功了,但秦军总能找到新的援军,把自己反击下来。失望、无奈、沮丧……负面的情绪充斥着他的胸膛,几乎令他要痛哭失声;但他不能,他必须摆出一副早有预料的神情,冷酷地、毫无感情地面对这一牵

  他的眼前又闪现出赵王那副恳求的神情:“卿要以不足月之粮,持之二月。待秋收一毕,孤必发大军相救!”赵王的话清晰而残酷。赵括知道,不会有什么救援的大军,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只是,他必须要活到秋收之后才能去死……

  被剥夺了活的权力是痛苦的,而比死更痛苦的,是被剥夺了死的权利。

  现在赵括无权去死,他死早了,就意味着邯郸将在缺乏秋粮收获的状态下进入战争,那几乎意味着战败,以及国破家亡,宗庙隳落。

  必须坚定地活下去,多活一,赵国就多一存活的机会。

  他的眼前又闪现出母亲的身影。母亲大闹王庭,其实是赵王和赵括之间的默契,目的是当赵括兵败身亡后,祸不及家。赵括一定会兵败身亡的,而按律,将在外败北,全家都将受牵连,轻则没为奴,重则族灭。那时赵王总不能出面,赵括兵败是我同意的……

  母亲、妻子,还有儿女,你们都还好吧!

  想到他们,赵括用力握了握腰间的短剑,一定要坚持到十月来临。他就不信,他这么困难,秦军会好受了!而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秦军不好受!

  赵括转身下了了望哨,坚定地向着大帐的方向而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